購置稅優惠即將到期,新一輪的汽車政策“山雨欲來”。各類汽車政策當中,與汽車主機廠關聯最大、消費者關注度最高的就是新能源車雙積分(以下簡稱“雙積分”),它甚至被看作是中國車市的一次戰略性調整,因為一旦“雙積分”全面落地實施,將大大影響乘用車的市場格局。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偉力
什么是“雙積分”?
今年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2萬輛和25.1萬輛,雖然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6.2%和21.5%,但已經嚴重落后于進度,按此速度發展,難以達成此前規劃的“2020年500萬輛”的產銷目標。
為提升新能源車發展步伐,所有汽車企業早已經忙于應對新的考核辦法,即“雙積分”。2016年9月22日,工信部公布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2018年至2020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和12%。在更早的時候,《節能與新能源車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2020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油消耗降至5.0L/100km。
分析師認為,“雙積分”措施實施后,將全面刺激新能源汽車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汽車的產品結構和消費習慣,并進一步提升中國本土品牌的市占率。
但也有分析師認為,“拔苗助長”式的鼓勵,長期來看可能使得新能源車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
新一輪的合資潮正在襲來
根據規定,燃料消耗量正積分允許結轉或在股權關系企業間轉讓。但依靠購買正積分,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成立新的合資公司,企業內部正負積分互相沖抵,方為上策。正因為如此,新一輪的汽車企業合資潮正在襲來。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大眾牽手江淮、雷諾-日產再與東風抱團,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福特與大眾打開合作的大門,甚至長城汽車也選擇御捷這家國內名不見經傳的汽車企業進行合作。
寶馬、通用、豐田、本田、現代等暫時處于觀望的車企,也將加大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資合作力度。而像廣汽、上汽、比亞迪等為代表的新能源先驅們,則有望成為搶手“香餑餑”,被跨國車企們積極地“合縱連橫”。
雙積分政策或會延遲,但不會取消。業內忙于預測,誰會組成下一對新能源CP。
消費者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2009年和2015年我國兩次針對1.6L及以下乘用車實施的購置稅減半政策,極大推動1.6L以下車型銷售。本次“雙積分”的出臺,盡管未能涵蓋1.6L及以下產品,但新能源車銷量將迅猛增加,對于“節能減排”仍將帶來顯著的促進作用。
一旦“雙積分”正式實施,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買新能源車型,除可享受國家雖然逐步退坡但依然存在的新能源車補助,還可享受汽車主機廠們提供的優惠,兩者可以疊加,一段時間內,會將新能源車的售價拉低至傳統汽油車的水平。部分尺寸較小售價較低的A00級新能源車,各種補貼之后,最終零售價甚至會大幅低于同級的汽油車。
可以作為參考對象的是特斯拉,2013年,特斯拉出售積分獲利2.5億美元,相當于其全年12%的營收。可以預見,手握巨額積分的企業將有足夠的底氣和信心發動新能源領域的“價格戰”,讓消費者從中受益。
記者觀察:充電樁產業將提速
一根充電樁的投資需要5年時間才能回本,營收周期太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充電樁企業的運營成本。
“雙積分”政策的出臺,倒逼充電樁企業紛紛提速。記者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其下屬車聯網平臺已實現與17家充電運營商互聯互通,接入的充電樁總數超過16.7萬個,日充電量超過100萬千瓦時,預計到2020年,國家電網車聯網平臺將接入充電樁80萬個,充電網絡覆蓋全國。
這還不是全部,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2015年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