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乘用車發展時間沒有合資品牌長,積淀也不如其深厚,但這并不意味著其產品的安全質量不高。特別是近年來,在國家自主創新戰略的驅動下,面對外資品牌的擠壓,自主品牌車企堅持正向研發和嚴格的質量管控,在困境中突圍,在逆境中奮起,與國際品牌的總體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
日前,發生在湖南郴州的一起交通事故引發社交媒體圈刷屏。面對這起突發交通事故,一些自媒體在未達現場,未做采訪,未及權威部門調查結論出來的情況下,僅憑幾張照片,就急不可耐地亂扣帽子,把責任簡單歸咎于該汽車安全質量不過關,發出“自主品牌汽車安全跟不上銷量”“自主品牌汽車質量堪憂”的聲音。對于這樣的論調,我們要堅決予以反駁。
自主品牌汽車被負面輿論“炒作”的事件經常發生。無論是吉利、奇瑞,還是長安、長城,都曾碰到過。只要一起涉及自主品牌車型的交通事故發生了,馬上就會有不少自媒體和所謂的“專業人士”信口開河,且總能從各種角度推斷出自主品牌產品的各種“缺陷”。
其實,一起交通事故的發生原因遠比人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其中,駕駛員本身的因素排在第一位,汽車安全是降低交通事故損害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決定性因素,此外交通環境路況也不可忽視。根據郴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的最新通報,此次事故系21歲的王某林駕駛廣汽傳祺GS4,在醉酒狀態下,車身右側撞上路邊防護墻,造成車輛嚴重受損和人員傷亡,并沒有認定該車“不安全”。這就說明,那些主觀臆測根本站不住腳。
汽車不是坦克。再安全的車,遇上違反交通法規的司機,都難言安全;再安全的車,也怕超速醉駕,更懼野蠻駕駛。更何況,根據湖南有關方面出具的最新鑒定意見書,此次事故車輛是以每小時122公里至130公里的瞬間車速側撞水泥防護欄。殊不知,這樣的超速“側面柱撞”極易導致車輛解體。兩年前,南京就發生過一起國外知名高端品牌汽車超速闖紅燈,撞碎另一輛國外品牌汽車的慘烈車禍,造成2人當場殞命。這類由于“側面柱撞”引發的車身斷裂的案例在國外也不在少數。所以說,如果就此認為自主品牌汽車質量不過關,那在很大程度上是對自主品牌產生的偏見。
誠然,我國自主品牌乘用車發展時間沒有合資品牌長,積淀也不如其深厚,但這并不意味著其產品安全質量不高。特別是近年來,在國家自主創新戰略的驅動下,面對外資品牌的擠壓,以廣汽傳祺、吉利、長安等為代表的自主品牌車企堅持正向研發和嚴格的質量管控,在困境中突圍,在逆境中奮起,產品無論是外觀顏值,還是內在安全品質,都得到了較大程度提升,并得到了市場和第三方機構認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7月份,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561.9萬輛,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5%,市場占有率繼續穩步提升。其中,SUV市場占比高達近六成,力壓合資品牌。根據國際權威調查機構J.D.Power的數據,2016年中國品牌新車品質與國際品牌之間每百輛車問題點數差距,已由2000年的396個縮窄到2016年的14個。這意味著,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的總體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自主品牌的質量水平正在趕超國際品牌。
汽車是一個國家工業綜合實力的代表產品,承載著中國制造從低端邁向中高端的夢想。當前,我國汽車產業正在艱難追趕德、日、美等汽車強國,處于由大變強歷史機遇期和關鍵期。如果自主品牌在砥礪奮進中,遭遇國內輿論的挑戰,將是外國資本力量求之不得的。因此,不能因一起超速酒駕引發的交通事故而否定自主品牌汽車的進步。(楊忠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