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四十年》“紅皮書”出版
王從軍
2018年4月,《中國汽車四十年》一書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并確定在第15屆北京國際車展首發。承蒙出品方朋友的信任和托付,我有幸配合兩位在上海的資深汽車記者朋友,共同擔任本書的主編。
這是多方合作的成果,如同組裝一輛汽車,包括了主機及各個零部件:一位出品人,一位總策劃,三位主編,四十位撰稿人,四十個重大事件和歷史交匯點,當然,還有一家出版社。事實與觀點經歷過鍛造與釀制,最終誕生這一部記錄最近四十年中國汽車發展主線的“紅皮書”。
僅從字面意思講,“紅皮書”可以作為一種象征,代表著重要與權威。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因當時國家形勢的需要,誕生過“紅皮書”(“紅寶書”);在新世紀,因無數年輕人出國留學培訓的需要,又誕生過新東方“紅皮書”;而到了今天,因汽車產業對于國家和公眾的重大影響力,同樣召喚一本“紅皮書”的誕生。于是,在各界人士近年來以汽車為題多有著書立說的基礎之上,又有了這本《中國汽車四十年》。以改革開放元年為出發點,以四十年時間跨度為中國汽車發展斷代,以四十雙眼睛洞察中國汽車發展的多維世界,這是本書的一個特色。出版者希望以此為發端,有更多的好書問世,以研究汽車的產品與技術,記錄汽車業的進步,傳播汽車的文化魅力。這本書選擇在2018年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時刻,在中國汽車業發展即將迎接下一個四十年的起跑線上,豎立起一面鮮紅的旗幟,并希望像交響樂“紅旗頌”那樣,憶昔撫今,引發年輕人對汽車業未來的向往。
四十個重大事件和歷史交匯點,如同照亮航道的航標燈,將從1978年至2018年,中國汽車業發展編年史的拐點和脈絡,全程展現;四十個重大事件和歷史交匯點,更像是一組高鐵車站,讀者一路風馳電掣,正好領略四十年中國汽車業的江湖風景。《中國汽車四十年》是記載改革開放四十年偉大成就的篇章之一,也是為用引擎、鋼鐵和車輪造就的時代里程碑寫下的一篇敘事長詩。
《中國汽車四十年》不是一冊照本宣科的歷史課本,也不是史料的堆積,更不是統計數字,這本書從中國汽車四十年的發展歷程中,選擇了四十個具有制高點意義的視角,請四十位從“五零后”到“九零后”,年齡跨越四十年的“老中青”作者采訪寫作,意在還原真實的過程,探究真實的意義,抒發真實的感受,為以1978年新起始點計算、已進入“不惑之年”、但仍年輕好學的中國汽車業未來的質變,發揮智庫的價值。
對于一代代國人,汽車是有感情寄托的機器,是無數人從少年開始,回首歲月的參照坐標。為了讓剛剛起步的汽車時代在中國可持續綠色發展,人們就要從歷史中學習:昨天我們從哪里來,明天我們要向哪里去,中國人的汽車夢怎樣才美好。雖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內才有了合資轎車“桑塔納”上路,但從1978年開始,在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導下,與百廢待興的各個行業一樣,中國汽車業大發展的前夜,其實正在來臨,汽車業的變革,何嘗不是與國家的大變革悄然同步!雖然在表面上,似乎“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而變革首先是從人們看不見的思想深處開始,沒有思想解放,哪有后來的路與車!從昔日在中國道路上行駛的“紅旗”、“上海”、“伏爾加”、“吉姆”、“北京212”、“嘎斯69”、“北京130”、“解放”、“東風”車,到2018年北京車展上,所有代表國際最前衛觀念和技術的新車和概念車;從解放軍戰士雷鋒站在“解放”牌卡車旁,擦拭車身的那一張著名照片,到北京環路上的滾滾車流、GDP中汽車業的占比、中國成為全球汽車產銷大國的紀錄、自主品牌收購國際汽車名牌的新聞,汽車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還和其他要素一起,共同改變了中國在國際社會大家庭的形象。
在《中國汽車四十年》中,面對著漸漸遠去的往事與故人,面對著似已定論的史實與仍評說不一的事件,四十位作者從自身的閱歷出發,靠智慧與良知導航,穿越歷史的長河,描繪出中國汽車發展四十年的江山萬里圖。
中國汽車業引發的公眾關注度與參與熱情,遠超其他許多行業,在新能源革命、新趨勢造車到來的今天,這一走勢仍將繼續。汽車業的大舞臺,既鼓勵朋友們個人表演精彩節目,同樣歡迎手拉手表演大合唱,《中國汽車四十年》希望成為大家放聲歌唱的第一本總譜--今后,還將有更多精彩的旋律,由汽車傳媒界朋友共同譜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