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27日電(張文婷)車險作為財險板塊的盈利焦點,受商車費改、報行合一監管規則及車輛銷售下滑等多維度因素影響,近幾年逐漸褪去“一險獨大”光環,處于疲軟下滑狀態。如何改善“車險之困”不僅是中小險企突圍的關鍵點,同樣也是大型險企轉型需要面對的又一難關。
“車險之困”圍剿險企發展路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五月車險業務保費收入3316億元,業務占比60%,相較上月的59%占比雖略有回升,但其增速依然處于財險各類業務的底端。由此可見,車險正逐漸變為存量市場。
除此之外,經過多年粗放型的發展和無序的市場競爭,綜合成本率高、客戶觸點低頻、欺詐風險高等“車險之困”阻礙著險企和行業的正常發展。
據中國保險學會與金融壹賬通聯合發布的《2019年中國保險行業智能風控白皮書》顯示,財產險公司平均綜合成本率達高達100.1%,中小財險公司的更是高達109.0%,導致盈利較為困難。
其次,車險欺詐比例較高,手段多樣難防也嚴重阻礙了財險業盈利的腳步。數據顯示,我國車險領域欺詐滲漏比例約達20%。
多位車險查勘員向記者表示,我國車險欺詐之所以如此猖獗,主要因為從客戶報案、查勘定損、核損核價、收單核賠到支付成功,整個流程過于簡單并且缺乏監控。
加之,車險欺詐作案手段隱秘,涉案人員眾多、涉案金額巨大、跨界犯罪增加,公司又缺乏系統化的風險防控體系,無法做到從報案到支付的理賠過程全程監控,極大增加了險企的經營風險和管理難度。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車險虧損的現狀,目前已到了轉型的節點,需要注入新技術改變核保、核賠等業務全流程。
科技助力車險市場實現“涅槃”
現在,科技的力量能夠幫助車險理賠風控實現“涅槃”。金融壹賬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在第二屆中國保險科技應用論壇上表示:“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已介入保險的核心業務流程,覆蓋包括產品設計、售前、承保,理賠、售后服務,直至營銷、風控等其他環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來,保險科技創新必將成為保險行業競爭焦點。”
葉望春還提到,保險科技的應用,將引起保險業務模式、風控模式和客戶體驗等方面的變革,幫助保險公司解決經營中的痛點,促進其運營效率的提升和運營成本的下降。
據了解,科技正在為保險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創造出新的能量。尤其是車險方面,大型的保險集團在自建的基礎上,正開放融合一些外部前沿技術及應用,建立完善的全流程智能風控體系,為行業樹立標桿、提供賦能。而中小保險公司由于資金、人才、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則選擇通過與成熟的保險科技服務商合作,以及聯合“抱團取暖”的方式,構建差異化風控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險企的目光已不再僅僅局限于車險領域,而是將更多的焦點放在汽車后市場方面。
統計數據顯示,到2020年,汽車后市場規模超過3萬億,近一半領域與保險公司直接相關。從前,保險行業單一節點、單一產品的競爭已逐步升級為生態鏈、產業鏈的綜合競爭。
目前,為提高理賠能力,已有公司布局車后生態,連接修理廠,汽配商,公路公司,調查公司、救援機構理賠和車后服務商,通過智能質監和調度構建一個完整的車后服務生態圈,進一步提升險企服務能力。
未來,在“智能+”科技浪潮的推動下,我國車險市場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