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行業正加大對研發領域的投資,從而迎合由電動汽車、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引發的“百年一遇”的汽車產業變革。
近日,日刊工業新聞社公布了針對日本200多家主要企業的2019財年(2019年4月~2020年3月)研發投資問卷調查結果,就投資金額來看,排名前四的均為汽車行業企業,分別是豐田、本田、日產和電裝,且資金重點流向“新四化”(CASE,即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電動化)領域。
“新四化”大量吸金
這份研發投資問卷調查是日刊工業新聞社的固有項目,始于1988年,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進行調查。此次的問卷調查中,共有189家日本企業回復了其關于2019財年的研發預算計劃。從總金額來看,相較2018財年,2019財年實際投入金額將增加5.5%,連續10年實現正增長。
從2019財年的研發預算排行榜來看,投入最大的企業依然是豐田汽車。據悉,其2019財年的研發預算高達1.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32億元),與2018財年的10488億日元相比增長4.9%,連續18年名列榜首。
“降低在傳統研發領域的投入,轉為重點投資CASE(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電動化),從而加速實現多樣化的未來移動社會,為此本財年決定增加投資。”豐田強調。
排在第二位的則是本田汽車,2019財年的研發預算為8600億日元,與2018財年的8069億日元相比增長4.9%。對此,本田表示:“為了擴充未來的業務,從而增加了投資。”事實上,近年來,本田的研發預算一直呈增長趨勢。在其2018財年凈利潤大跌42.4%至6103億日元的情況下,研發投資仍達到8069億日元,并較2017財年的7518億日元增長7.3%。
日產汽車排在第三,研發金額預計將達5500億日元。日產給出的理由是:“面向CASE等先進技術投資。”
至于與豐田汽車淵源頗深的零部件供應商電裝,則憑借5200億日元的投資額排在第四。值得注意的是,電裝的研發支出在營收中所占比例一直頗高,2019財年達到9.5%,遠遠超過其他整車企業和零部件廠商。另外,電裝雖然2018財年的營業利潤下滑了兩成,但研發支出為4974億日元,占營收的9.3%。對于研發支出的增加,電裝的說法是:“擴大研發領域,增加研發規模和研發數量,從而提升技術競爭力。”
總體來看,豐田、本田、日產和電裝等汽車企業對于研發投入的態度較為積極,且主要集中在自動駕駛、電動化、智能網聯等未來尖端科技方面。
汽車業投資占大頭
以上汽車企業的投資支出已超過索尼、松下和東芝等日本高科技企業。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高科技公司也在逐步跨界至汽車業,加速將軟件系統和人工智能融合到汽車當中。索尼、松下、日立的研發預算金額在排行榜中分別排在第五、第七和第八位。尤其是松下,由于電動化使得動力電池地位水漲船高,松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存在感日益增強。
排行前十的企業中,只有松下和排在第九位的佳能出現略微下滑。不過,松下2019財年的研發預算為4800億日元,較2018財年的研發支出4888億日元數額相差無幾,基本處于同一水平線。
其他汽車企業的研發預算排名也較高。愛信精機排在第十五位,三菱汽車排在第二十二位,而馬自達和斯巴魯分別排在第二十三位和第二十六位。
另外,對于研發部門是否使用人工智能(AI)技術,225家企業中有50.2%給出了肯定的答復,還有大約40%的企業回答“正在考慮,有計劃”。可見90%的企業對于引入AI技術表示歡迎。
增加研發投入以搏未來
除了日本車企外,其他汽車企業也在不斷增加研發投入,以求不被時代拋下,其中當然也包括中國車企。例如,2018年上汽集團研發投入合計為159.2億元,同比增長近兩成,不過,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僅為1.79%。上汽集團在2018年度財報中提到,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移動出行服務等核心技術領域進行了全面布局。
屢屢上“頭條”的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也在持續提升研發投入。其財報顯示,吉利汽車2018年研發投入為19.26億元,相比2017年的14.78億元提升了30%。新能源汽車、未來出行等都成為了吉利汽車布局的重點。
整體而言,“新四化”所帶來的產業變革正使得汽車企業不得不投入重金,以搏未來。(張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