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9日,在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六屆三次理事會(擴大)會議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倪紅發表主題為《移動源排放法規發展狀況和趨勢》的報告,她表示溫室氣體協同減排是未來監管需要考慮的問題,國六標準之后還會有國七,排放監管會越來越嚴。
倪紅介紹,目前我國74個城市空氣質量大幅改善,但達標情況尚不樂觀,顆粒物超標問題尚未解決,NO2指標有反彈、存在超標風險,O3升高、未來存在很大超標風險,燃油(特別是移動源的使用)產生的NOX排放遠高于美國和歐盟……其中移動源污染物排放占比較高,表現為柴油貨車超標排放問題突出,燃油和車用尿素不達標情況嚴重。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生產、維修行業散、亂現象嚴重,道路運輸結構不合理、公路貨運占比較高,道路貨運行業問題加劇如超載超限、超標排放,排放造假情況嚴重,環境監管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全國專制監管人員不足3000人,其中北京和天津合計就1100人,人均監管17萬輛車,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倪紅說道。
隨之而來的是,近年來移動源減排政策快速推進,移動源環保管理的文件已經形成體系,包括1個總文件、3個攻堅方案、3個專項攻堅方案,移動源秋冬攻堅方案多措并舉。監管部門在嚴格落實運輸結構調整、加快推進老舊車淘汰、嚴厲查處機動車排放超標行為、加強油品監督管理、建設機動車“天地車人”一體化監控系統方面花了大力氣。 對于未來排放標準的發展趨勢,倪紅表示國六之后還會有國七,排放監管會越來越嚴。眼下排放控制技術的潛力已經能夠支撐超低、近零排放的控制要求,但排放控制技術的發展也會帶來全新的挑戰,如N2O、NH3的排放及混合動力的排放問題等。值得關注的是,溫室氣體協同減排是我國移動源標準未來需要考慮的問題。
“未來要依托結構性調整、精細化管理和嚴格的達標監管來深入挖掘減排潛力,后續排放標準的制定,將更加契合移動源減排管理和技術及行業發展需要。” 倪紅說。(郝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