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公共交通聯合會(UITP)發布了《全球巴士調查》報告,對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家城市交通運營商進行了問卷調查。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和重慶交通大學共享出行實驗室承擔了中國部分的數據提供工作,組織了國內15座城市提供相關資料。
記者采訪了世界客車研究院中國籍專家、重慶交通大學共享出行實驗室創建人王健,他作為本次數據調查的參與者,闡述了本次調查的一些細節。
王健表示,國際公共交通聯合會本次進行的《全球巴士調查》(Global Bus Survey)采用的評價指標都是與城市客車運營密切相關的,一類是反映車輛技術裝備情況的,如運營車隊所采用的車型、動力系統、排放標準、車輛配置等指標;另一類是評估城市客車運營效果的指標,如車輛數量與駕駛員人數的比值、每輛城市客車的年載運量、每百萬客運量所需的駕駛員人數等。
城市客車車型
全球城市公交車隊中,約有68%的車型為標準城市客車(即12米級城市客車),另外有12%為鉸接式城市客車,其余車型是中、小型客車、雙層客車和無軌電車。
這些數據與抽樣的平均值有關。因而,針對特定國家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譬如,在阿根廷、丹麥、芬蘭、日本、尼日利亞、韓國等國家,超過90%的城市客車為12米級標準客車,遠遠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
城市客車平均車齡
根據數據統計,全球城市客車的平均車齡為6.9年。不過受到各國車務管理、新能源客車推廣等政策的影響,各國的城市客車車齡亦有較大差異。這其中,中國受近幾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的影響,城市客車普遍是新近投入使用的。此外,受車輛更換周期影響,俄羅斯、巴西、印度尼西亞、墨西哥等國家的城市客車亦有很大比重是新采購的車輛。
燃料分類
全球城市公共交通運營企業中,柴油是最為普及的燃料類型,約有50%的城市客車使用柴油;另外,22%的城市客車使用生物柴油或使用含有添加劑的柴油;電動城市客車約占總數的18%。
排放標準
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公眾重視,行駛在城市中的公交客車亦不斷提升著排放標準,逐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在本次全球調查的樣本中,城市客車的排放標準普遍為歐Ⅴ(中國地區為國五排放標準),有28%的城市客車符合這一排放標準。在全部抽樣數據中,歐Ⅳ以上排放標準的城市客車占總數的44%。在歐洲國家(如奧地利、立陶宛、盧森堡、挪威和瑞典)的城市中,城市客車的排放標準普遍較高,上述列舉的國家中80%以上的城市客車均符合歐Ⅴ、歐Ⅳ排放標準。
無障礙設施
為了評估城市客車上采用各種無障礙設備的比例,國家公共交通聯合會確定了如下調查指標:低地板客車、帶輪椅斜坡的客車、帶屈膝功能的客車、有輪椅空間的客車,以及擁有聲音和視覺信號的客車。
低地板客車當前已在全球城市客車中普遍使用,這一類車型在調查樣本所占比例也最大,達到67%。
在方便殘障人士出行方面,約有半數的城市客車設計有輪椅停放空間。數據顯示,在參與調查的全球46個國家中,有18個國家(其中14國在歐洲)的90%城市客車配備有輪椅專用空間,這項設計對公眾而言更具包容性。
城市公交客運量
在不同國家,每輛城市客車配備的駕駛員人數差異較大,從一人到三人不等,平均每輛城市客車配備有兩名駕駛員。在全球抽樣調查結果中,63%的城市客車平均配備有1.6~2.5名司機。
為了評估每百萬人次出行所需要的城市客車駕駛員數量,國際公共交通聯合會創建了四個范圍。擁有最多司機的國家(17個)的范圍為10~20人之間。這意味著,在這些國家運送100萬人次的乘客,需要10到20名司機。
城市客車的單車客運量
全球每輛城市客車的平均客運量,在所抽樣的兩個國家之間的數據差距可能高達一倍之多(從不足10萬人次到20萬人次)。在抽樣結果中,一部分西歐、東歐國家(如奧地利、捷克、愛沙尼亞、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成為單一客車客運量較高的國家,這些國家的每輛城市客車的客運量均超過20萬人次。
研究方法
國際公共交通聯合會(UITP)此次調查的國家主要是根據城市公交運營商的數據和城市公交服務的成熟度而確定的。今年的調查中,嘗試擴大了抽樣國家的范圍,包括來自不同大陸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重慶交通大學共享出行實驗室和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組織國內部分城市提供了資料。
國際公共交通聯合(UITP)為了繪制全球城市公交車隊的架構,從每個國家不同規模城市的公交運營商中進行了抽樣。
鑒于本次研究的一套具體指標,數據主要是通過公共交通運營商收集的,并且主要來自其員工可以使用的數據源。一旦收集到數據,就進行質量檢查,以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吳戈)
(注:UITP對電動城市客車的定義:電動城市客車有不同的類型,通常是指在行駛中基本不排放廢氣的機動車,這一類車型包括電池電動客車、燃料電池客車、無軌電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和混合動力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