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造業再迎重大利好! 爭取用4年左右的時間,推動制造業短板領域設計問題有效改善。在汽車、人工智能等領域實現原創設計突破……10月29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了《制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計劃(2019-2022年)》(以下簡稱《計劃》),對汽車等制造業設計能力提升提出了一系列新招、實招。
“《計劃》針對短板問題,提出有力措施,為汽車制造及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
5大任務、13項舉措、6項工程 實現原創設計突破
縱觀《計劃》全文,凸顯幾個顯著特點。
一是目標明確。爭取用4年時間,推動制造業短板領域設計問題有效改善,工業設計基礎研究體系逐步完備,公共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發展。在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汽車、人工智能等領域實現原創設計突破;在系統設計、人工智能設計、生態設計等方面形成一批行業、國家標準,開發出一批好用、專業的設計工具。創建10個左右以設計服務為特色的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發展壯大200家以上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打造設計創新骨干力量,引領工業設計發展趨勢。推廣工業設計“新工科”教育模式,創新設計人才培養方式,創建100個左右制造業設計培訓基地。
二是措施得力。《計劃》圍繞總體目標,提出了5大任務、13項舉措,5大任務即夯實制造業設計基礎、推動重點領域設計突破、培育高端制造業設計人才、培育壯大設計主體、構建工業設計公共服務網絡,13項舉措則涵蓋了基礎研究、設計軟件、裝備制造、人才培養、服務體系、協同平臺、知識產權保護等促進制造業設計能力提升的方方面面。
三是指向具體。如在針對第二項任務“推動重點領域設計突破”、第四項舉措“提升傳統優勢行業設計水平”,《計劃》以專欄方式提出“重點設計突破工程”,其中特別提到,在汽車領域推動關鍵零部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和充電系統設計,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系統設計,乘用車及冷鏈物流車、消防車等專用汽車設計。這些正是汽車業設計能力提升的難點和痛點。
四是抓手務實。《計劃》以“專欄”方式提出了6項工程,以此來保證《計劃》的落實。其中包括關鍵設計軟件迭代工程、重點設計突破工程、制造業設計人才培育工程、中小企業設計創新工程、工業設計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工業設計知識產權保護維權工程。
直指汽車業短板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首先應該肯定的是,近年來我國汽車行業發展速度較快,進步很大,但是講到汽車制造設計,我們在發動機、變速器、制動系統等方面,以及新能源汽車的一些技術方面還存在短板,與國外相比仍有差距,亟待提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道出了行業發展的成績與不足。
近年來,我國的汽車制造設計創新,有力促進了產業的轉型升級,但設計能力不足仍是影響行業轉型升級的瓶頸問題,在設計基礎研究與數據積累、設計工具與方法、設計人才培養、試驗驗證以及公共服務能力等方面仍亟待加強。因此,《計劃》結合尚存的不足,將推動汽車關鍵零部件、以及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和充電系統的設計,以及乘用車及冷鏈物流車、消防車等專用汽車設計作為汽車業設計能力提升的重點。
在《計劃》的部署中,人才培養也是重點之一,提出要改革制造業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和暢通設計師人才發展通道。措施包括:研發體現中國特色、融匯國際標準、對接市場需求、橫跨學科門類的設計類專業課程,構建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設計高等教育體系;培養交叉型、復合型設計人才;加大工業設計人才培養培育力度,探索納入人才積分落戶制度;充分鼓勵具有大型項目經驗的設計師設立個人或聯合工作室,擔任社會兼職等。
同時,《計劃》還提出積極支持國內知名工業設計師參與重要國際設計活動;大力吸引國外設計師來華創業,設立大師工作室,并與有關機構企業開展深度合作。
“汽車產業發展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設計能力的提升。”杜芳慈認為,除了技術,人才也是能力提升的關鍵要素。
業界人士認為,希望《計劃》提出的明確措施和目標都能落實,切實提升汽車制造業設計水平和能力,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保障。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則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在新一輪產業變革和技術革命到來之際,中國汽車產業要緊抓機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實現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轉變。(趙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