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山東煙臺的張校圯去年10月21日買下了自己的第一輛車,馬自達CX—4,官方售價15.28萬元。
今年21歲的張校圯,買車時還沒大學畢業,正在創業中,手頭并不寬裕。家人都覺得他不該買車。
不過,張校圯只花了2.44萬元就把這輛新車開回了家,車牌、購置稅、車險、行駛證一應俱全。
“我用了‘彈個車’汽車融資租賃。”張校圯解釋說,“首付一成1萬多元,加上手續費幾千元。剩下的按月還款,1年之后過戶,繼續月供。”
像張校圯這樣生活在中小城市的消費者,正是汽車融資租賃的目標客戶。但是,誘人的“一成首付”也隱藏著消費風險,消費者和企業都需要謹慎對待。
消費者明算賬:
早享受,多出錢
登錄張校圯推薦的“彈個車”天貓旗艦店或者APP,記者發現,官方售價42.6萬元的寶馬5系、41萬元的奧迪Q5L、新潮的特斯拉model3 2019款,統統首付只要一成。也就是說,只要先付約4萬元,就可以把這些汽車開回家。
還有更實惠的:暢銷款大眾速騰,官方售價10多萬元,首付一成只有1萬多元,最便宜的吉利金剛1.5L手動版,連首付都不用,只要月供2400元,就能開新車。
以張校圯為例,他這輛官方售價15萬元的馬自達牌汽車,首付一成加手續費2.44萬元,一年里月供1998元。1年到期后,辦理過戶,交完一筆6100元的首付后,他選擇了分36期結清尾款,每期3600多元。
“如果我在4S店買,不僅車價有優惠,而且車馬上就是我的。”張校圯計算過,這樣“彈個車”總支出比在4S店直接購買新車貴不少。但是,4S店首付要汽車總價的30%至50%,以他的信用記錄,大概要40%,就是6萬元左右,再加上5000元左右的保險,2萬元左右的購置稅,他要一次性拿出8萬多元才能提車。張校圯覺得壓力有些大,“我還想留點錢做生意呢”。
張校圯研究了各種購車用車方式。“我當時也可以買輛差一點的二手車,總價5萬元,首付也是1萬多元,價格可以接受,但是車況不滿意。”張校圯還計算過直接租車,“同價位的別克,在租車平臺每月3000元至4000元,一年需要四五萬元,更不劃算。”綜合考慮后,張校圯選擇了“彈個車”。
記者發現,目前業內從事“一成首付”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企業為數不少,他們的業務基本上都是要求消費者先付10%的首付款,可將新車提走。1年后,消費者可選擇銀行貸款分期付款或一次性付清剩下余款形式完成購車。在車款未完全付清前,車輛所有權歸電商平臺所有,待余款付清后再過戶給消費者。“彈個車”在租賃車輛滿1年后,除了尾款購車和銀行分期付款之外,還可以選擇再續租1年。
張校圯說,“一成首付購車的價值就在于用金融杠桿撬動年輕消費群體,讓我早幾年開上了心儀的車,付出的代價就是多花錢”。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認為,從表面上看,“首付一成”汽車融資租賃購車是一個多方共贏的模式,消費者低首付滿足了購車需求,汽車企業同時也實現了銷售。不過,資金是有時間成本和利息的。這種模式下,第一年的所有權并不在消費者名下,一年租賃期滿后,購車通常需支付3年期的車貸利息,如果選擇續租、退車等,對車況良好、事故、行駛里程等都有非常嚴格的考量。消費者在購車時,一定要了解清楚,算明白賬。
企業有風險:
信用低的用戶違約高
汽車融資租賃在國外很普遍。目前全球范圍內汽車消費30%為現金購車,55%通過普通汽車信貸,15%則走融資租賃方式。
但在我國,針對個體消費者的汽車融資租賃還是一項新業務。2016年11月,“大搜車”推出“彈個車”。目前,彈個車、毛豆、優信新車都提供該服務,國內知名電商平臺上也有旗艦店。
不過,大多數消費者更容易理解的購車方式還是貸款買車或者現金交易。
2016年,我國出臺《關于加大對新消費領域金融支持的指導意見》,此后,互聯網平臺紛紛進入該領域,這些都為汽車融資租賃帶來新的增長活力。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汽車融資租賃行業研究報告2019年》顯示,2018年我國汽車融資租賃的市場規模約為2255億元,預計未來3年的復合增速為20%左右,是一片巨大的市場。
蛋糕雖然誘人,吃起來卻不那么容易。對于企業來說,融資租賃業務其實風險很高。比如,部分低收入、低信用人群,在“一成首付”“零首付”購車的誘惑下,簽訂合同開走車輛,卻不會按時還款,試圖免費開幾個月新車,對此,融資租賃企業也只能通過訴訟解決。
2019年8月,山西太原市小店區法院就判決了一起上海易鑫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與盧某某的融資租賃糾紛。2018年8月,盧某某用融資租賃的方式,通過上海易鑫租賃了一輛北汽紳寶X352016款1.5L手動豪華版,購車款總額為74800元,零首付,融資總額為88670元,租賃期限為36個月,每期還款租金為2463.06元。
但是,車輛到手后的一年里,盧某某一直未支付租金,還一直開著這輛車,上海易鑫只好起訴至法院。最終,法院判決盧某某向上海易鑫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支付租金88670元,并以該款為基數,自2018年9月1日起按月利率2%計算違約金。
盤和林認為,融資租賃除了滿足一部分前期資金緊張但未來預期良好的人提前擁有新車以外,還會導致一部分無償債能力的“次級貸”消費者也來買車。選擇這種模式的人,很可能是傳統金融機構風險較大的客戶,甚至無法通過風險控制的客戶,也不排除從開始就打算不交月供而開車的人,此外,汽車本身屬于高風險的消費行為,比如重大汽車事故、交通違章等等,因此,很有可能導致消費者無法償債。
提升信用意識:
防風險措施須規范
在業內對融資租賃的未來依然看好的情況下,用戶的信用意識還有待提升。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2009年10月19日至2018年9月18日,僅上海市就有1061篇裁判文書涉及汽車融資租賃。1061個裁判文書中,90%以上是因承租人支付了首期租金及部分租金后,不再繼續向出租人即融資租賃公司支付租金,構成違約。但雙方又無法按合同規定處理,只能通過訴訟解決。對企業來說,訴訟成本相當沉重。
從法院判決看,在《汽車融資租賃合同》合同定性、雙方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條款清晰界定的前提下,法院均支持融資租賃公司的大部分訴求,在承租人違約的前提下判令融資租賃合同解除,返還租賃車輛,支付租金、滯納金及賠償損失。
盤和林認為,融資租賃要良性發展,首先從平臺、汽車企業等賣方入手,必須將這一模式、可能存在風險告訴消費者,其中一些方式必須簡單而清晰,不能玩“套路”,把服務費、利息等收費復雜到“學奧數”才能弄懂,這需要相關部門予以行業規范。
而消費者也要有基本的金融風險控制,必須考慮自己是否有償債能力。
“總之,賣方市場要信息公開,包括各種模式購車的總成本、汽車融資租賃中消費者的風險等關鍵信息必須透明,買方消費者的信用等償債能力要有基本門檻。”盤和林說,規范的汽車融資租賃市場值得鼓勵和期待,但潛在的負面問題必須予以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