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汽車市場的增速明顯放緩,在日前舉行的第七屆中韓汽車產業發展研討會上,韓國汽車產業協會室長Kim JunKi預測,短期內全球汽車市場增速或在1%。與此同時,“新四化”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的共同方向。
面對這一變化,中國和韓國都在積極應對和調整,尤其在自動駕駛領域,中韓兩國汽車產業憑借技術、市場等優勢,有望成為新一輪變革的領潮者。中國有最具潛力和最大規模的自動駕駛汽車市場,以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但客觀而言,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我國尚處于第二梯隊,尤其在產業布局和核心技術方面,處于第一梯隊的韓國無疑先行一步。中韓雙方如何互學互鑒,用東方智慧啟動自動駕駛新時代,成為研討主題。
2030年韓國L3級以上車輛銷量突破50%
Kim JunKi表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與環保加嚴的大背景下,環保化、智能化、服務化等創新技術正在飛速發展。他預計,到2030年,汽車市場將以電動/氫能汽車、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汽車為主,其中電動/氫能汽車將占新車銷售的20%~30%;L3級別以上的自動駕駛汽車將占新車銷售的50%;出行服務領域將實現每年30%的快速增長,2030年將達到1.5萬億的規模。
在此背景下,一個月前韓國政府發布的《未來汽車產業國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2030年成為未來型汽車世界強國的目標。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韓國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和戰略,其中包括到2024年完善自動駕駛制度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并且形成以民間投資為基礎的開放型未來汽車產業生態圈。主要目標有:擴建加氫站和充電樁,到2020年加氫站達到600座,充電樁擴大到1.5萬根,充電半徑保證在30分鐘以內;針對環保車型,繼續實行補貼和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到2020年,完成對自動駕駛汽車的定義,同時對性能檢測、保險、駕駛員義務劃分進行法規化;到2024年完善自動駕駛汽車的法律地位和事故責任。
Kim JunKi提到:“2020年我們將推出可在高速公路實現行駛的L3級別自動駕駛車輛,2023年試運行可在市內行駛的自動駕駛車輛,到2030年推動L4完全自動駕駛的商用化。同時,將在2027年啟動L4技術研發,以確保2030年L3級及以上自動駕駛車銷量突破50%。”
眾所周知,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車生產與消費市場,同時又是自動駕駛領域創新的熱土。雖然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處在第二梯隊,落后于韓國,但在推廣自動駕駛方面也是不遺余力。在日前舉行的2019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發布了《世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指數(順義指數)》《2019智能網聯汽車政策法規報告》等7項研究成果,涵蓋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研究、路線研究、基礎理論框架、政策法規、地方產業發展等各個方面。
此外,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以及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制造創新中心將牽頭組織各方面的專家來研究制定面向2020~2035三個階段的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目標以及實現的技術路徑,這對于后15年的產業發展有巨大的引導和支撐作用。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表示:“從消費群體和城市形態方面來看,我國有發展自動駕駛的先天條件,加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中國有信心在自動駕駛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面臨成本和法規挑戰韓國接受度低于中國
韓國汽車部品研究院智能網聯汽車本部本部長Lee Jae-Kwan表示,大容量計算以及大數據將主導自動駕駛市場的發展,包括軟件、超算、數據、網絡和傳感器等;此外還與產業鏈主導者締結戰略關系至關重要。
在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方面,Lee JaeKwan認為,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目前難以實現,因為車輛的主導權從駕駛員直接交給系統,需要解決最關鍵的三點:首先是安全,包括加大針對在惡劣條件下(如天氣惡劣、GPS信號弱)也能準確定位的全新導航技術的開發,構建車內網絡與車外通信網絡的黑客侵入防御保安系統;其次是綜合HMI技術,為了實現駕駛員與車輛間控制權的迅速轉換,需要構建高信賴的人機界面對話管理器,將信息提示、警告與駕駛主控權決定作為首要處理事項;第三是測試領域,需要構建針對虛擬環境的數據庫,打破固有的模板化測試方法。
現代汽車集團自動駕駛商用開發部部長Kim JiYoung提出,目前自動駕駛在商業化發展中遇到的難題有四點障礙:首先是成本,把操縱主體從人切換到系統,需要更多的感應器。這些都需要投資,開發自動駕駛車輛,并不是簡單的材料費用,還有開發費用等;其次自動駕駛車輛開發過程中,需要符合行業的標準和規范;第三,從社會認可度和接受度方面來看,約有50%左右的中國消費者有意向購買自動駕駛汽車,認為它是安全的,而韓國消費者還達不到這一比例;最后一點是信賴度,眾所周知,道路交通環境復雜多變,如何保證自動駕駛車輛在現實道路中安全行駛仍然需要進行測試和數據的積累。Kim JiYoung強調:“正是由于存在以上四點障礙,汽車廠商希望通過循序漸進的開發過程積累更多的經驗和技術,從而讓消費者信賴自動駕駛技術。”(馮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