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季度,受春節假期大幅提前及疫情疊加沖擊,國內狹義乘用車累計銷量為3014399輛,同比跌幅40.8%;但3月車市已現明顯復蘇勢頭,共售出狹義乘用車1045406輛,環比猛增317.5%,同比下滑40.4%,恢復至接近同期6成水平。
但疫情影響仍具持續性,加之近兩年車市本已處于下行態勢,令汽車企業生存壓力陡增。對此,國家應出臺一攬子解決方案,尤其需要中央財政稅收層面的統籌決策,來穩定和促進汽車消費。
近日,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數據顯示:1季度,受春節假期大幅提前及疫情疊加沖擊,國內狹義乘用車累計銷量為3014399輛,同比跌幅40.8%;但國內車市正積極走出疫情“陰霾”,3月呈現谷底“V”型反彈走勢,共售出1045406輛,環比猛增317.5%,同比下滑40.4%,已恢復至接近同期6成水平,體現出疫情后時代剛需的較快恢復。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雖然目前國內9成以上經銷店實現復工,但仍以售后業務先行、終端零售緩步恢復為主要表現;同時,近期境外輸入病例帶來很大負面影響;此外,消費者對促進消費政策的期待令市場出現一定觀望情緒,共同導致3月汽車銷售回升勢頭仍與預期有差距。”
“V”型反彈凸顯后市強勁剛需
具體來看,反彈先鋒依然是SUV車型。3月,SUV共售出477251輛,環比增長352.6%,同比下滑37.7%;1季度累計銷量為1384600輛,同比下滑37.5%,皆跑贏市場整體。若以產量來看,3月,SUV更是以474615輛的水平超越轎車,體現出市場對SUV需求回暖、以及廠家對SUV更加重視的供需雙“旺”。
轎車3月售出499538輛,同比下滑41.8%,環比增長294.9%;1季度轎車共售出1444967輛,同比下滑42.3%。MPV則“借”疫情之勢繼續墜落,3月共售出68617輛,同比下滑47.4%;1季度,共售出184832輛,下滑幅度超過50%。
3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為5.6萬輛,同比下降49.2%,但環比增長4倍。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新能源車市場將收獲巨大紅利。崔東樹表示,“支持政策”延期,將讓新能源車在未來兩年內,相對傳統燃油車仍可保持20%以上的成本優勢,市場價值達數百億元。此外,也有利于整個新能源車線路的平穩發展、有利于車企合理規劃新能源項目、有利于穩定純電動與插混協同發展的趨勢。
分不同級別市場來看,受換購市場興旺推動,高檔品牌表現依舊突出,3月,高檔品牌銷量同比“僅”下滑20%;尤其以批發量來看,北京奔馳高居廠商批發量第5名,華晨寶馬同樣擠進前十,體現出了廠家、經銷商對后市的絕對信心。主流合資品牌中,德系品牌份額擴大4.4%,而日系品牌則下滑1.9%。
自主品牌走勢總體偏弱,市場份額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分化表現愈發明顯。受疫情后剛需崛起對高性價比車型需求的提升、自主企業充足的庫存優勢、以及近期自主品牌突破式的創新疊加推動,自主領頭企業表現再進一步。3月,狹義乘用車廠商銷量排名中,吉利勇奪季軍、長安位居第5名,“內、外齊開花”的長城同樣進入前十;相比之下,中小企業則將面臨更艱難的生存困境。
市場逐步向好仍需一攬子政策
展望4月,國內車市預計將迎來更猛烈反彈。首先,4月有22工作日,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天,有利汽車銷售。更重要的是,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汽車消費將快速復蘇,如復課后接送學生帶來的購車剛需、迎接五一小長假出游的購車潮等,都將有力助推4月車市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的影響仍具持續性。從區域市場看,京津冀豫鄂目前仍是疫情一級響應,嚴格的防控措施不利于經濟活動;全國經濟中心上海,正經受大量輸入型疫情風險;而本次疫情中心湖北更是汽車重鎮,汽車產量占全國8%左右,因此,車市恢復進程也面臨考驗。
疫情的發散影響,也讓汽車企業生存壓力陡增。汽車是規模經濟產業,龐大產能規模對應的成本相對固定,因此需要一定銷量維持平衡,而近兩年車市下行讓眾多車企已面臨效益持續下滑困境。2019年,汽車行業利潤為5087億元,同比下降15.9%;銷售利潤率6.3%,較上一年下降1個百分點;今年1-2月,汽車行業利潤為100億元,下降幅度達79.6%,遠低于工業企業下降38.3%的平均水平,銷售利潤率也降到1.3%的歷史谷底。
疫情的突襲更是讓汽車企業雪上加霜。3月,由于受復工延遲、交通管制等影響,汽車產業上游企業開工率不高,部分汽車企業已反映原材料價格上漲現象,加之物流成本的增加,部分原材料價格漲勢明顯,給車企造成巨大成本壓力,經營風險加劇。
崔東樹認為,國家、地方已相繼密集出臺一系列穩定和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且內容各具特色,從最初的普適性消費促進,到之后部分城市的精準措施,模式日益細化多維。但當前疫情是全國性課題,要謹防各地復雜多維的政策演變為新的地區市場保護,因此促進汽車消費需要國家層面出臺一攬子解決方案,尤其是需要中央財政稅收層面的統籌決策支持。(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