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16日電(王紫)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為進一步深化道路客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道路客運市場活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需求,近日,交通運輸部修訂發布了《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20年第17號,以下簡稱《客規》),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提升班車客運經營者經營自主權。本次《客規》修訂,簡化、優化了道路客運班線的許可事項,著力提升班車客運經營者在班次安排、運力調配、行駛路線、站點設置等方面的自主權。取消了許可事項中的班車類別(直達/普通);將途經路線由許可事項調整為備案事項,經營者可以備案1條常用路線、1條備用路線;優化了日發班次要求,將日發班次調整為“日發班次下限”,即班車客運經營者可在滿足最低日發班次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靈活增加班次,在自身運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無需再辦理加班車手續;優化車輛數量及要求,除800公里以上客運班線外,車輛數量許可為區間范圍,班車客運經營者可以在車輛數量區間內靈活調配符合車輛類型等級、技術等級要求的車輛,無需將車輛與線路“捆綁”經營;進一步明確起訖地客運站點為備案事項,將現行《客規》中《道路客運班線經營許可證明》調整為《道路客運班線經營信息表》,顯著區分許可事項和備案事項。
解決旅客就近上下車需求問題。為充分發揮道路客運“門到門”“點到點”優勢,滿足旅客便捷乘車需求,《客規》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改革舉措。發展定制客運。明確定制客運車輛可以不進站,在客運班線的起訖地、中途停靠地讓所在的市縣城區根據乘客需求靈活停靠,由駕駛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實施行李物品安檢,由班車客運經營者和網絡平臺依法落實實名制管理要求;發展客運站“一站多點”模式。鼓勵客運站在其所在的城區范圍內的客流密集地點設立停靠點,實行備案管理,由其所屬客運站負責安檢和實名制管理。同時,明確班車客運經營者調整起訖地客運站點時,僅需辦理備案,方便客運經營者增補停靠站點;放松中途下客管制。允許客運班車在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相關法規的前提下,在起訖地、中途停靠地所在的城市市區、縣城城區沿途下客(重大活動期間,客運班車應當按照相關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指定的配客站點上下旅客)。
強化道路客運安全管理要求。一是從嚴管控800公里以上客運班線。分析近年來發生的較大以上道路客運安全事故,800公里以上客運班線安全風險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17年陜西安康8·10特大事故、2018年湖南衡陽6·29重大事故均為營運里程均超過800公里的省際客運班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強安全風險管控,緊密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危產業轉型升級;嚴格安全準入標準,指導管控安全風險,強化源頭治理。為此,《客規》明確申請800公里以上客運班線的,應當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嚴格市場準入和事中監管,有效化解客運安全風險;二是明確包車客運運次時限要求。分析近年來發生的包車客運領域安全生產事故,主要原因是由于包車運行周期長、距離遠,駕駛員疲勞駕駛導致安全風險加大;包車在車籍地以外運行,企業管理和管理部門監管難度相對較大,一些事故車輛出現擅自脫離動態監控、長期異地經營行為。部2013年印發的《包車客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及管理規范》規定,省際包車客運業務備案一般不超過15天,已經具備實踐基礎。為此,《客規》明確包車客運單個運次不超過15日;三是強化道路客運安全事項告知。多起事故教訓表明,旅客和司乘人員不規范使用安全帶成為擴大人員傷亡的重要誘因,安全帶是突發事件發生時保護人身安全的重要“生命帶”。在《客規》中,專門增加條款,明確“客運經營者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在發車前進行旅客系固安全帶等安全事項告知”,并增加了相應罰則,同時要求旅客按照規定使用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