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余昶)12月7日,全國產品缺陷與安全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63)2020年年會在京召開。會上,SAC/TC463秘書處匯報了SAC/TC463 2020年工作總結與2021年工作計劃,總結了“十三五”期間產品缺陷與安全管理標準化工作整體情況,組織各位委員及專家圍繞“十四五”期間產品缺陷與安全管理標準化重點發展方向及SAC/TC463下一步重點任務進行了深入討論。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全面電動化的未來以向我們露出一角。無論是傳統汽車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在現有的基礎上向新能源汽車高端化邁進。此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出手加強監管,無疑為行業敲響了警鐘。“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中面臨的監管困境和發展問題,應當引起車企、行業和相關主管部門的更多關注。
新能源汽車引發行業變革,資本熱潮
近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21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發布了“2020年11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數據顯示,今年11月當月生產新能源汽車19.8萬輛,比上月增長了17.5%,同比增長75.1%;1—11月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111.9萬輛,同比下降了0.1%,基本上和去年同期是持平的一個情況。
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由負轉正,11月當月新能源汽車生產19.8萬輛,銷售20.0萬輛,這延續四季度都是新能源汽車產銷高峰歷史規律,生產增長75.1%,銷售增長104.9%,單月銷量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和銷售也是保持高速增長,生產增長66.2%,銷量增長100.5%,銷售已經實現了正增長。
“根據《規劃》,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20%,按照國內汽車總量3000萬輛的假設,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500萬輛。”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在新能源智能汽車生態高峰論壇上表示,新能源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占比達44%。
同樣,在資本市場上,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備受矚目。2020年初至今,特斯拉股價累計漲幅達629%。在其帶動下,中外新能源車企漲勢令人矚目:蔚來今年漲了944%;理想、小鵬上市后漲幅分別為173%、189%;比亞迪A股、H股漲幅分別為251%、349%。
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在汽車市場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對于車企與消費者而言具有越來越多的意義。
新能源汽車制造的“灰色領域”
然而不能因為市場和資本對新能源汽車的迫切需求,在生產不符合標準規定的產品,這種行為對用戶和社會而言,都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SAC/TC463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雒建斌表示:“產品召回是新時期質量發展工作中保底線、拉高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進一步加強標準體系能力建設,通過標準化手段有效支撐產品安全監管工作,為回應社會和消費者對產品安全的需求、促進行業產品安全水平提升、助力我國實現質量強國發揮作用。”
事實上,從今年起也在加強新能源汽車生產規范的管理。12月8月,工信部發布公告稱,已約談存在違規問題的25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并作出處理決定,其中包括北汽、廣汽、廣汽本田、比亞迪、吉利等25家車企。
工信部在“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一致性違規企業做出處理”的公告中稱,為規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升生產一致性水平,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約談了前期監督檢查中存在違規問題的25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有關企業切實履行主體責任,認真分析問題原因,嚴格按照《公告》管理要求,限期整改存在問題。
工信部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強對道路機動車輛產品的事中事后監管,與相關部門密切協作,創新監管方式,豐富監管手段,加強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切實保障車輛產品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
規范化是邁向高端化的基礎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工業高端化是指一個國家和地區整體工業發展從相對“低端”向以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智力密集性為特征的“高端”不斷攀升的可持續發展過程。
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則同樣是向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智力密集性發展。目前我國已經實現新能源車型“彎道超車”,為了鞏固并形成自身競爭優勢,必須加快高端化發展。而這一切的基礎都是建立在生產規范的基礎上。
這就要求有關部門健全并完善產業前中后期的管理監督制度,強化引導語監督,細化集體產業準入準則。車企也要對自身進行升級,不但要進行技術創新,還要推進自身的監督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