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余昶)比亞迪汽車官方宣布,受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影響,今日零時起將對在王朝網和海洋網銷售的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3000元-6000元不等。
(圖片來源:比亞迪汽車)
這已經是比亞迪今年以來第二次漲價。1月22日,比亞迪曾發布公告,宣布其新能源車型正式漲價1000-7000元,2月1日正式生效。
邁入2022年,漲價的新能源車企不只比亞迪一家。3月15日,特斯拉官方也釋放消息稱,其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長續航、高性能版漲價,價格上調1.8萬-2萬元不等;1月11日,小鵬汽車全系漲價4300元-5900元;哪吒汽車的U部分車型上調 3000元-5000元,哪吒V部分車型上調 2000元;廣汽埃安LX漲價 4000元,上市新款 AION S Plus較2021款漲幅在7000元以上。
有人稱2022年是電動汽車漲價的元年,但如此頻繁的漲價,初始原因是2022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 2021年基礎上退坡 30%。
根據最新補貼方案,2022年1月1日起,純電動乘用車續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下的無補貼;300-400公里的純電動車型補貼同比減少3900元;大于/等于400公里的純電動車型補貼同比減少5400元;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補貼同比減少2000元。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源于上游原材料的上漲和芯片的短缺。3月7日,新能源汽車重要原材料價格再次刷新行業認知,其中電池級碳酸鋰均價達50.25萬元/噸;LME鎳單日漲超70%,一度突破55000美元/噸;LME鋁破4020美元/噸,刷新紀錄。
受疫情、自然災害的影響,集中于美、日等地的芯片制造商產能受限出貨縮減,而我國目前高端芯片大多依賴進口,“芯片荒”鉗制車企交付的進度,供需不平衡、貨量稀少,價格自然居高不下。
補貼退坡,原材料價格一天一個價的上漲,以及芯片短缺帶來的額外成本,導致新能源車企的單車利潤不斷被壓縮。另外,多數車企還屬于成長階段,體量無法與老牌燃油車車企相比,因此增加成本在現階段只能轉嫁給用戶。
從消費者端來看,隨著幾年的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培育,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和消費者觀念都有著長足的增長,不會出現車型漲價,就轉投燃油車的現象。但各個品牌的信任度尚未夯實,仍需拿出更多技術、更高質量、更快迭代的產品來吸引消費者,來應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