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余昶)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7月發布的召回公告,中國質量新聞網汽車資訊匯總、統計發現,2022年7月,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共計發布16則乘用車召回公告,涉及10個品牌,累計召回386102輛車。相比上個月召回數量有所增加,但相比于去年同期大幅降低,因此召回數量仍然處于低位。
新能源召回占總數量近三成
隨著新能源銷量在總體銷量中的占比逐漸攀升,新能源汽車出現召回的幾率逐漸增加。7月,10家發布召回的品牌中,半數涉及新能源產品,共計召回112421輛,占召回總量的29.12%。
其中,寶馬召回57844輛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和7系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比亞迪召回52928輛唐DM電動汽車;起亞召回800輛全新一代K3插電混動汽車;福特召回775輛Mach-E電動汽車;瑪莎拉蒂召回74輛吉博力混合動力和萊凡特混合動力汽車。
從召回原因中可以看出,新能源領域依舊處于發展建設階段,問題主要集中在車輛設計。例如福特Mustang首款純電動車型Mach-E動力總成功能安全監測系統軟件未使用最新版本,該軟件可能會錯誤地報告前驅動軸扭矩輸出異常,使車輛進入安全模式,從而限制動力輸出,并在儀表盤亮起動力系統故障報警燈。極端情況下,該軟件可能會忽略車輛意外加速、減速或移動的情況,導致車輛無法及時做出主動安全應對。
除上述問題外,福特Mach-E動力系統還存在動力電池高壓配電盒主繼電器設計及零件差異元素的問題,將會造成主繼電器出現過熱現象,引起繼電器粘黏或者異常斷開。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車輛無法啟動或行駛中失去動力。
上述體現出福特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的車輛設計上的探索還未成熟,導致連接動力電池的主要部件出現故障,最終導致車輛召回。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繼4月29日比亞迪召回2021年9月2日至2022年3月14日生產的9663輛唐DM車型電動汽車后,7月比亞迪再次擴大唐DM的召回范圍,原因同樣為部分車輛動力電池包托盤有進水風險,可能造成高壓系統拉弧,存在安全隱患。
通過與杭州比亞迪經銷商銷售的溝通,可以發現不僅是召回范圍內的車輛更換電池,很多召回范圍外的車輛也被要求進店更換動力電池。
作為中國新能源制造的代表企業,比亞迪通過技術革新,實現了新能源汽車對燃油汽車的加速替代,并通過汽車智能化領域的專業化布局,實現了傳統汽車向智能汽車的飛躍。但在加速途中,進一步提升比亞迪全產業鏈的安全防控水平,顯得更為緊迫。
燃油車:新要求帶出新問題
傳統燃油汽車發展至今,固有硬件發展已達到成熟階段,但隨著時代發展、環境因素、技術革新乃至消費者需求都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從而出現了新問題。
伴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燃油車也逐漸形成高度電子集成化的趨勢,芯片、軟件以及數據取代原本的控制方式,因此常常出現車輛軟件功能缺失等車輛設計問題,從而導致軟件問題頻發。
吉利發布兩次召回共涉及122446輛車,成為7月唯一召回規模超過10萬輛的自主品牌。其中,大部分來自94087輛2019年款博越因缺少發動機艙蓋未關閉提示功能,極端情況下車輛行駛時發動機艙蓋有被意外掀開的風險而被召回。
奔馳進口S級因車輛后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的軟件問題,導致車輛啟動時該模組可能出現初始化錯誤,將影響其功能,包括可能引起后部轉向信號燈、后部危險警告燈以及倒車燈等故障,召回23495輛車。
另外,當下與環境息息相關的排放問題是所有人都會關注的,在不斷升級的排放要求下,很多車輛出現由排放問題導致的召回。7月,梅賽德斯-奔馳由于車輛低壓燃油管的連接軟管可能因所在區域的較高溫度而加速老化,影響連接的緊密性。這可能導致燃油滴漏和明顯的燃油氣味,存在不合理排放,召回1534輛進口奔馳S級。
【觀察】
從整體看,車輛召回呈現數量下降趨勢,這意味著我國汽車制造業在消費者和市場的反饋下,不斷提升車輛設計水平、生產制造工藝,為市場帶來更好的汽車產品。
從召回構成來看,新能源召回占比提升顯現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但是技術領域要想達到傳統燃油車領域的程度,仍然需要不斷地與市場磨合并完善。
因此,對于快速向新能源轉型的車企來說,除了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外,防范和化解重大產品安全風險同樣也有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且良好有序發展。所以歸根結底,技術要想發展,產品質量有保障是大前提。(本文圖片均來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