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年的一大亮點,既做減法,又做加法,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多位代表委員表示,圍繞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一系列政策措施醞釀出臺。去產能方面,職工安置等八項實施政策將下發;去庫存方面,因城施策的調控思路清晰,央行醞釀新政治理房產中介跨界經營金融業務;降成本方面,“營改增”方案有望兩會后出臺,5月1日起全面實施。投資者期待多維度精準施策打好這場供給側改革攻堅戰。
謀轉型 “三去一降一補”發力
全國政協委員、開灤集團董事長張文學表示,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非常復雜,建議加快制訂具體的配套政策。他認為,應明確關閉退出的條件,因企施策,分類處置,建立煤礦關閉退出的長效機制。比如,設立煤礦關閉退出專項資金,支持發展替代產業等。他建議,在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中,應同步解決國有煤炭企業辦社會職能移交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中列出專項資金,給予相關政策支持。
“調結構、去產能是一個持久戰,要破除地方保護主義束縛,對一些長期虧損、無前景的企業堅決關停。”全國政協委員、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表示,從華潤的業務組成來看,未來將進一步推動煤炭領域的產能調整。華潤的41座礦井里面,未來計劃關掉20多座規模小、生產條件低下、煤炭品類不高的礦井,預計會涉及1/3以上的產能需要通過調整降下來。在分流員工時,兄弟企業拿出新增的工作崗位,優先考慮煤炭分流的員工。
對于去庫存,全國人大代表、廣州越秀集團董事長張招興建議,當前應考慮加快研究出臺房貸利息抵扣個稅政策,有限額地進行個人所得稅的減免,用住房個貸利息沖抵個人所得稅。可優先選擇目前房地產庫存高企的城市,如沈陽。根據當地居民收入水平限定抵扣上限,并針對購買首套或“首改”自住房的居民率先實施,后續可結合個稅改革進度調整優化。
全國政協委員、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表示,在去庫存問題上,政府一方面針對企業拆遷、配套難題以及完善戶籍制度改革等方面應多“做加法”,另一方面可在推進降低交易環節稅費與交易門檻問題上“做減法”。但如果只考慮短期行為,如零首付之類的“減法”個人認為不可取。
在去杠桿方面,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認為,要通過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推動去杠桿、降低地方債務,“三管齊下”降低整個實體經濟杠桿率。積極引導商業銀行將信貸資源投向綠色經濟、新興產業等,加快不良資產證券化和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試點,處置已發生的不良資產,完善監管體系和征信體系,對跨境資本外流風險、非法集資風險等重點風險實施有效管控。
對于市場中出現的“首付貸”的現象,全國政協委員、林達集團董事長李曉林表示,“首付貸”就是變相實施購房零首付,將嚴重危害我國金融體系,有關部門應立即查處。
針對降成本、補短板,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降低成本要“動真格”。應對制造業實施結構性減稅,尤其是要較大幅度降低增值稅稅率,降低制造業用地價格,精簡歸并降低“五險一金”,讓制造業企業“落得了戶、安得起家”。應繼續清理各種不合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特別是壟斷性中介收費。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制造業直接融資比重,切實降低融資成本。
“物流仍然是明顯的短板。”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冠巨指出,目前我國物流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例高達30%-40%,物流短板影響了“中國制造”的競爭力。目前,公路物流在全國運力中占比75%,然而生產企業、物流公司、卡車、卡車司機、物流園都處于分散狀態,抬高了物流成本,反映出生產性服務行業水平低下。徐冠巨稱,“互聯網+”要加強與生產端結合,生產性服務業是一片藍海。如果中國的生產性服務業提升10個百分點,就有12萬億的增長空間,還可以帶來2500萬人的就業,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抓落地 多地細化任務目標
為加碼穩增長,多省市強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山西省正在按照國家的部署,抓緊制定化解煤炭、鋼鐵過剩產能的有關工作方案細則,批準后進行實施。”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省長李小鵬在山西代表團開放日表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全面布局、重點突破。在傳統能源領域,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在新能源領域,發展壯大煤層氣產業;在裝備制造業領域,重點發展電動汽車產業;在服務業領域,重點發展文化旅游業。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經信委主任陳新有表示,將積極搶抓戰略機遇,多措并舉推進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全省將繼續綜合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推動傳統產業實施以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流程綠色化、制造智能化為主要方向的新一輪技術改造,提升現有工藝設備水平、產品技術含量、生產服務流程,實現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同時,加大特困企業幫扶,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長繆瑞林表示,將結合南京實際,加快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方案轉化為可操作的“施工圖”,轉化為一項項具體任務、一件件具體工作,排定時間表、埋頭抓落實。
今年以來已有多省市出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以及去產能細化方案。根據青海省出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行動計劃,首批18戶“僵尸企業”關停出清。下一步,青海省國資委將按照多改造提升、多兼并重組、少破產退出的要求,一企一策科學審慎完善處置工作方案,提早進位,主動作為,“一盯到底”。
廣東和重慶近日印發的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中更是細化了五大任務具體目標。廣東省出臺的方案中提出,去產能方面,到2018年底,基本實現“僵尸企業”市場出清;去庫存方面,到2018年底,全省商品房庫存規模比2015年底的1.6億平方米減少約12.5%。重慶市在方案中明確,重慶市煤炭產能要壓減到2000萬噸以內,煤礦數量壓減到70個以內;兩年內土地供應規模逐年減少10%,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增速控制在3%以內;力爭實現農民工及外來人口新增購房100萬平方米;發展專業化住房租賃市場,去除房地產庫存100萬平方米;堅持“減負”、“解難”、“放活”原則,用改革的方法為實體經濟減負擔、降成本,落實好已經出臺的涉企政策30條意見。
貴州發布的《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意見》提出,制定“雙退出”年度實施計劃,用3至5年時間關閉退出煤礦510處、壓縮煤礦規模7000萬噸左右。河北提出到“十三五”末,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產能分別控制在2億噸、2億噸、2億重量箱左右。
看預期 改革將帶來投資機遇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涉及到宏觀經濟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市場體系的再平衡,最重要的是“做減法”,至少包括五個出清,即實體出清、利率出清、匯率出清、股票出清和就業出清。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供給側改革的催化劑來自三個預期差:一是煤炭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方案出臺,其他行業的去產能規劃也在醞釀,將出臺相關配套辦法。二是長期補貼已經成為地方政府一筆巨大的支出。地方有動力通過供給側改革甩掉包袱,輕裝上陣。從廣東等地方的供給側改革辦法來看已非常翔實。三是由于企業效益惡化,過剩行業自然淘汰一直在進行,供給側改革政策的出臺客觀上有助于加快企業的去產能、去庫存,政策力量和市場力量疊加,去產能去的差不多的行業或迎來改善。
李慧勇表示,減稅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環。歷史上,英國和美國都曾通過減稅來降低企業成本、刺激經濟增長。從結果來看,減稅的積極影響是顯著的,在降低企業成本、激發企業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了股市繁榮。
李慧勇認為,總體上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2016年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變化。“三去”的預期將帶動周期行業逆襲,但總體需求不足的現實決定了其業績改善幅度和持續性都與大周期啟動有所不同,周期性行業的價格和盈利以及投資更有可能呈現出底部脈沖式波動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