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偲 《 國際金融報 》( 2016年04月04日 第12 版)
今年以來,A股“黑天鵝”頻現,有近26家公司發布涉嫌違反證券法規遭立案調查的公告,創業板則有10家上市公司發布存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包括因重大違法而退市的ST博元,財務造假而被調查的金亞科技,深陷“疫苗門”的沃森生物。值得關注的是,不少基金不幸踩中“地雷”,投資者如果持有這類基金該如何處理?基金管理者能否提前避免或采取防范措施?
3月31日,近期深陷“退市風波”的金亞科技復牌第二日繼續跌停;深陷非法疫苗事件漩渦的沃森生物仍在停牌中,但多只“踩雷”基金已緊急下調估值,復牌后難逃連續跌停的命運;“退市博元”也毫無懸念地再度一字跌停……A股“黑天鵝事件”頻發,基民有苦難言,只能眼看所持基金的凈值被拖累。
“原本買基金是圖省心,但買到‘踩雷’基金實在是糟心。”基民王先生郁悶地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王先生稱,購買的一只基金近一周凈值跌了不少。“我從來都不關注自己的基金重倉了哪些股票,等到發現持有基金‘踩雷’時,凈值已經明顯下跌,只能被動持有。這個時候如果贖回,實在是很不甘心”。
對于基金頻繁“踩雷”的情況,3月30日,中投在線研究員呂晴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無論公募還是私募都應該避免為了尋求超額收益,風格變得浮躁激進,甚至違背了自身價值投資理念的押注式投資。例如,重組概念和ST股,其中變量太多,應該在風控上加強把關限制倉位。
“與此同時,基金公司也要更清楚地認識到行業性質,比如生物制藥本身就是高風險行業,投資大、周期長,易發生系統性風險,投資時更理應多一份謹慎。”呂晴稱,業界也普遍存在“抱團取暖”,扎堆個股的情況。這的確有一定的優勢,但如果掌握不好度,配置偏離度過高,當出現監管或者公司自身內部的問題時就幾乎毫無抵抗力,所以集中和分散也是要基金管理人仔細把控的大問題。
疫苗之殤
沃森生物由于涉嫌非法經營疫苗案正逐步陷入危機之中。3月24日,監管部門對沃森生物子公司山東實杰生物的處罰結果被公布:“撤銷GSP認證證書(《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證書》)”,這一消息令停牌中的沃森生物后市更加難料。
事情回溯至3月2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了山東濟南非法經營疫苗的調查進展,9家藥品批發企業涉嫌虛構銷售渠道,可能是造成涉案疫苗流入非法渠道的主要責任者。而山東實杰生物就在這份涉案企業名單中。
這家去年12月掛牌新三板的公司,是沃森生物3年前動用3億資金買來的。通過一系列的資產整合,實杰生物一步步變成了沃森生物主要的疫苗及其他生物制品流通平臺。
目前,實杰生物涉案董事沈宇航也已被福建警方控制。3月23日,福建食藥監披露福建當地涉非法疫苗案的3名嫌疑人已全部被警方控制,上線1人,下線2人,經調查,上線沈宇航是圣泰(莆田)藥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與山東食藥監局公告的信息一致;下線陳榮強,是泉州晉江人,與山東食藥監局公告的信息一致;下線陳姜霖為化名,真實姓名為陳達,是寧德福安人。
而實杰生物的招股說明書顯示,目前公司共有5名董事:王文華(董事長兼總經理)、李云春(董事、沃森生物董事長兼總裁)、王震(董事、寧波普諾董事長)、袁勇(董事、重慶倍寧董事長)、沈宇航(董事兼副總經理、圣泰莆田董事長)。
對此,3月25日,實杰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尚無法與沈宇航取得聯系。公司已向福建省有關部門核實相關情況,但尚未得到明確答復。
上海匯業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冬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山東食藥監依據國家總局《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管理辦法》第四十五條規定,依法撤銷了實杰生物的GSP認證證書,半年后才可再次申報認證。“GSP認證證書被撤銷后,實杰生物將不得繼續從事藥品經營活動,處罰還是比較嚴格的”。
而根據《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山東實杰的行為除了會導致由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銷售的疫苗外,還有可能被處違法銷售的疫苗貨值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依法吊銷疫苗生產資格、疫苗經營資格。
“此次非法疫苗事件,沃森生物的銷售渠道以及品牌形象將受到明顯沖擊,對其未來經營帶來較大負面影響。”華金證券分析師徐曼解釋稱,實杰生物代理銷售品種涉及10大類二類疫苗,涵蓋現有二類疫苗品種的80%以上。同時,實杰生物作為沃森生物統一的渠道業務平臺,其收入和利潤對沃森生物的貢獻在60%以上,是沃森生物重要的利潤來源。
基金“踩雷”
隨著對山東假疫苗問題的調查展開,除了上市公司外,“踩雷”的基金也開始浮出水面。
截至去年末,重倉沃森生物的公募基金中,華商基金“踩雷”最深,共有4只產品持有沃森生物,合計持有2487.19萬股,占流通A股比例2.43%。其中,華商價值共享混合持有1000萬股、華商領先企業持有857.22萬股、華商健康生活持有530.02萬股、華商穩健雙利債券A持有99.95萬股。
除了華商基金外,截至2015年末,泰信中小盤精選混合、融通轉型三動力靈活配置、招商國證生物醫藥指數分級基金、易方達生物等基金也持倉沃森生物。
然而,這僅僅是去年底的數據。今年以來,機構調倉后還有誰買入了沃森生物,投資者還不得而知。
3月31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瀏覽上市公司股吧發現,有網友打賭,沃森生物復牌后“會有幾個跌停”。目前,基金公司給出的答案是“3個”。而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事態的進一步惡化,不排除基金公司繼續下調估值的可能。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自沃森生物3月22日停牌以來,已有8只基金接連下調了該股估值。3月25日,華商基金率先發布公告稱,自3月24日起下調沃森生物估值,調整后的估值價格為8.14元。
而下調估值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相關基金凈值受挫。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3月24日,華商價值共享下跌2.72%,華商健康生活下跌2.28%,華商領先企業下跌1.7%,華商穩健雙利債券A下跌0.77%。
此后的數天中,富國、泰信、鵬華、易方達、融通、招商、國泰等7家基金公司跟進下調估值。不過,基金公司對疫苗事件給沃森生物帶來的負面影響存在一定分歧,因此給出的估值也略有不同。除易方達外,其他基金公司均給出了8.14元的估值,按照沃森生物停牌前收盤價(即11.16元)計算的3個跌停估值。易方達基金則給出了8.59元估值,相比其他基金公司高出5.53%。
對于此次基金“踩雷”情況,3月30日,濟安金信副總經理、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很多基金公司旗下持有數百只基金,踩到一兩個“地雷”也是正常的,總體概率還是比較低的。這種情況已經較為充分地顯現出了基金專業投資的有效性。
王群航還指出,像此次非法疫苗案,監管部門也還在調查中。這已經遠遠超過了基金公司研究人員、基金經理能力和權力所可以觸及的范圍,我們不應該對他們有過高的、不切合實際的要求。
基民之痛
近期,“黑天鵝”事件頻頻出現,令投資者心驚膽戰。3月21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布了*ST博元終止上市的決定,它不僅是今年首家退市的上市公司,同時也是首家因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而終止上市的上市公司。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不少于42家公司發布可能被暫停上市的風險提示性公告,而創業板是“重災區”,金亞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停牌9個月之久,尚未得到證監會最終調查結論的金亞科技于3月30日復牌。當日,盡管帶著最時髦的VR(虛擬現實)、電子游戲概念,但其股價開盤就牢牢封在跌停板位置,報31.06元/股。3月31日,金亞科技繼續一字跌停。
因涉嫌財務造假,金亞科技一度深陷“創業板退市第一股”傳聞,重倉該股的基金緊急調整了估值。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2月20日以來,先后有20家基金公司對金亞科技進行估值調整。包括廣發基金、交銀施羅德、銀河基金等在內的18家基金給出的估值價格盡管有所差別,但基本在8.67元左右。此前,金亞科技停牌前的價格是34.51元,8塊錢的估值相當于計提了75%的虧損,即相當于13個跌停板。
更有悲觀者直接預判18個跌停,如中金基金將金亞科技的估值調整為5.14元/股,建信基金也僅給出了5.78元的估值價格,比前述基金公司平均8.6元的估值整整低了40%左右。
金亞科技在今年1月18日發布的自查報告稱,公司內控制度執行的有效性存在缺陷,導致出現重大會計差錯。據悉,公司2014年合并報表項目中,9個項目需要調整的金額高達11.86億元。
“作為基金重倉股,基金公司都會提前做盡職調查,財務狀況肯定是調研的重要內容之一。而目前出現這樣的狀況,是金亞科技的‘作假能力’太強?還是其中有何貓膩?”3月31日,上海某股份制銀行的一位理財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直言,創業板指數在金亞科技停牌期間跌去逾40%,即使未經歷造假等負面影響,該股也將迎來大幅度補跌。
那么,投資者買到踩雷基金該怎么辦?王群航對記者指出,在基金公司下調估值前贖回是最理想的狀態,然而這顯然不怎么現實。基金持有的股票覆蓋面很廣,踩雷可能性隨時存在,基民也不大可能每天去關注基金所持有的每一只股票。“當然,基金公司要注意配置比例,降低持股集中度以分散風險”。
對于投資者,眾祿基金研究中心認為,要分情況確定是否應該贖回。首先是看倉位。如果踩雷基金重倉持有“黑天鵝”產品,而且事件影響對上市公司或許是致命的,那么為了避免被踩踏,投資者可選擇贖回。其次是看估值。估值調整幅度較大的基金,基本上已做到一步到位,投資者這時再進行贖回可以說是為時已晚。暫時應以觀望為主,不急著贖回。
“還要注意事件發生的時點。”眾祿基金研究中心稱,目前多數投資者都是根據基金去年四季報來判斷其持倉,距離現在已超過了3個月,基金公司或已對其進行了調倉,投資者如果此時贖回,也有可能發生錯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