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青
2016年,大數據全面滲透社會各領域。大數據成為提高組織運轉效率,決定組織發展的關鍵。筆者曾有幸參加2013年初大數據背景下的計算機發展高層論壇,彼次會議是繼中國官方首次直面大數據時代來臨后,由成思危教授(已故)、李國杰院士響應中科院白春禮院長大數據應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呼吁,而組織的一次高端學術活動。大數據現在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們應該尊重和感謝這些位老院士、老專家,李國杰院士至今仍然為國家大數據發展提供智慧的洞穿,發聲呼吁大數據發展要“應用為先”。
國家出臺大數據發展綱要后,各部門行動都很積極,紛紛出臺各種大數據方案,業界更是一片關于大數據的激情高昂的呼聲,但以筆者從業數年的經驗來看,這些方案看起來可能很美,距離落地應用卻還有些遠,為什么?缺少具體實施方案,缺少具體落地案例,應用層難以看到、享受到大數據帶來的具體好處。其實我們都知道,無論發展什么,都要以問題需求、應用需求為導向,這是最基本常識。可以理解的是在大數據發展初期,很難要求參與制定方案的專家或者領導具有大數據從業的直接經驗及一線經歷,哪怕是挫折,或者說還尚未具備一定的數商—數據素養。
大數據并不是講究大。現在很多初創公司動不動就用我們擁有多么大規模的數據來說話,但只是規模大卻不處理不挖掘不應用將只是垃圾一堆,越大規模的數據就是越大的垃圾場。現在很多地方、政府部門都建有自己的數據中心,但仔細想想看看,真正用起來的數據并不多,反而每年還要投入巨資進行看護維護,造成了巨大的浪費。而原本這些數據是可以挖掘出價值,應用出效益的。李國杰院士“發展大數據不要一味追求數據規模大,要‘應用為先’”,這也是筆者及團隊從事大數據實踐之初就尊崇的宗旨:國統大數據發展定位在大數據研究應用,業務定位則直接是“管理者工具”。
筆者一直以實踐者自居,將大數據跨界融合的思維到處布道,但跨界融合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誰都不會例外。去年參加過某部委的大數據專家會,部分專家的發言建議有的還依然停留在概念層面,說實話當時筆者還以為部門一把手重視的推動工作應該比較扎實了,但了解一下卻發現兩年來該部門開展大數據工作的問題還并未得到有效解決。廈門大數據產業規劃還是具有一些實際落地內容的,至少廈門作為一個軟件業發達的副省級城市,具備一些大數據基礎基因,否則中國首個大數據研究服務基地也不會落戶在此。
大數據全面滲透社會各領域的過程中,筆者非常欣喜的看到,很多在別的領域具有相當學術水平及知名度的專家名人,陸續開講大數據,盡管最初這聽起來怪怪的,但畢竟反應了大數據全面滲透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趨勢和必然。
只是,隨著大數據概念的炒作火爆,一些地方政府領導在并沒有搞清楚大數據的真正內涵和價值時,就積極的沖向了大數據發展一線,做交易所、建數據中心、做會議活動,將招商引資的方向轉向大數據????這些前期的工作也是發展大數據的必要基礎,其鼓與呼確實對于大數據全面滲透社會各領域起到了一些積極的作用,但對于真正的落地應用,光是宣傳造勢怕是遠遠不夠了。那么現在,大數據需要落地,數據素養提升成為必然。
無論作為領導干部、企業家或任何一個想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都離不開智商、情商和膽商能力。但在今天大數據全面滲透社會各領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時候,筆者認為提高領導干部的數據素養成為當下需求。去年赴南通市統計局做大數據講座時筆者首次面向聽者提出應提高自身的數據素養,也就是“數商”,這成為一個人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筆者認為數商應該是指一個人對數據的認識、理解、應用及效果程度的綜合評價。數商是一個人的數據決策能力差異化的主要體現之一,在一個人走向更高層次、做出更重要決策的過程中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在組織中,一個人是否能夠勝任本職工作,最主要靠的是智商,即專業知識,經驗和基本能力;一個人是否能夠在組織中得到發展,除了在與智商相關的方面需要進一步的提升之外,還要靠情商方面的素質、積累和能力的提高、靠膽商顯示出其即挑戰、競爭和冒險的能力;而如果一個人要想在事業和組織中有所建樹,取得一定的突破,達到前人未曾達到的高度,就一定要具有較高的“數商”,讓決策更加科學和客觀。而今天,政府推動大數據發展,身處各個位置的領導干部則要率先提高自身的數據素養,即“數商”。
(作者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合作導師、中國教育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大數據研究實驗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