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任杰):日前,波蘭財政部與中國銀行簽訂了規模30億元人民幣、期限3年的的熊貓債發行合作備忘錄,成為歐洲首個進入中國市場發行熊貓債的國家。行業人士認為,隨著中國金融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熊貓債面臨廣闊發展機遇。
熊貓債是指境外機構在中國境內發行的、約定期限還本付息、以人民幣計價的國際債券。這種形象的稱謂,與在美國市場發行的國際債券被稱為“揚基債券”、在日本被稱為“武士債券”類似。
中債資信高級分析師陳曦表示,自2005年誕生至今,熊貓債的發行主體和規模都在不斷擴展。目前,債券發行人已涵蓋四大類別:“截止今年6月16日,銀行間市場熊貓債的發行人主要包括:國際開發機構;主權和類主權機構;金融機構,像匯豐香港、中銀香港;還有非金融企業,像戴姆勒公司、招商局集團(香港)等。一共是四大類,12個發行主體,核準注冊發行額度約830億元人民幣,到目前為止發行了21單,共計314億元,目前存量在250多億左右。”
去年以來,熊貓債發債數量顯著增加。在波蘭之前,韓國政府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已分別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獲準在中國市場發行30億元人民幣的熊貓債。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認為,熊貓債發行迎來新高潮,與國內外因素相關:“去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人民幣進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SDR),熊貓債發行迎來新高潮。最近幾年,中國市場流動性還是不錯,隨著存款準備金和利率水平的下調,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的利差在收窄,使得中國境內市場的融資成本具有了一定競爭性。對于發行人來說,融資渠道更廣了,同時優化了融資結構,實現投資人多樣化。”
作為新興融資工具,目前,熊貓債的信用水平良好,債務違約風險較低。與中國同期限國債相比,熊貓債的收益率存在一定優勢。
據中債資信發布的數據,目前中國債券市場存量接近57萬億人民幣,熊貓債存量約250億元,在債券總存量中占比不足萬分之五。業內人士分析,亞投行、金磚開發銀行等國際多邊金融機構,可能是熊貓債潛在的較大發行主體。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動,發債需求也會增加。世界銀行下屬的國際金融公司預測,未來五年,熊貓債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200億元人民幣。
不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也指出,盡管成長空間較大,但短期看,熊貓債難以出現爆發性增長,這涉及技術性和監管制度等原因:“境內外的會計準則和審計標準和要求都有區別。對投資者和發行者來說,國內和國際的評級機構在標準體系和框架等方面,都有不一致的地方,這給投資人和發行人帶來不便。另外,目前中國的資本項目沒有完全開放,熊貓債發行人募集到的資金出境的話,需要監管當局批準,這涉及比較復雜的程序和時間,這讓熊貓債的發行面臨著不確定性和風險。”
中債資信高級分析師陳曦表示,熊貓債是中國深化金融市場開放的重要一環:“隨著熊貓債發展,將推動中國金融市場和外部聯系更加緊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金融市場在國際范圍的重要性也會變得越來越突出。”
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修訂了《國際開發機構人民幣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為熊貓債的發行創造了便利環境。據市場人士分析,隨著債券發行注冊規范化和流程化,未來,債券發行人的時間和資金成本有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