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昨天,一份最新的城市排行榜再次引發人們對城市建設的討論,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多月以來,第三份關于城市排行榜的報告。隨著城市排行榜紛紛出爐,相同的城市在不同標準下排行有所不同,因此也引發熱議:城市的衡量標準應該怎么定?為什么會出現排行相悖的情況?
城市生活質量報告出爐,主觀、客觀兩份榜單出現反差
最新出爐的這份報告是2016年《中國35城市生活質量報告》。這份報告從生活水平、生活成本、人力資本、社會保障以及生活感受等五個方面考察了35個城市的生活質量。主觀滿意度方面,排名前10位的分別是寧波、杭州 、昆明、南寧、重慶、成都、大連、濟南、西寧和呼和浩特。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無一上榜。其中,上海和深圳甚至出現在主觀滿意度排名的后10名中,分列倒數第五、六。
另一方面,生活質量客觀指數,也就是社會經濟數據指數卻顯示出完全不同的結果。在排名前10的社會經濟數據指數中,北、上、廣、深紛紛上榜,位居前列。而只有杭州、昆明兩個城市與主觀滿意度指數有交集。此外,在主觀滿意度排名都靠前的南寧、重慶、西寧,則紛紛進入社會經濟數據指數倒數行列。
安全、環境和交通成為宜居城市建設的共同短板
各種名目的城市排名報告競相出爐。梳理這些報告之后不難發現,在相關城市排名中,諸如此類主觀感受與客觀經濟實力出現反差的情況不在少數。
記者梳理發現,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有多份不同標準的城市排名報告發布。除去剛剛發布的《中國35城市生活質量報告》之外,今年5月30號,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僅僅半個月之后,6月14號,中國科學院又發布《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
從報告的結果來看,那些在競爭力城市報告中名列前茅的城市,往往成為宜居城市報告的墊底者。也就是說,恰恰在那些被認為發展較快的城市,老百姓的生活體驗卻并不是很好。《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負責人張文忠指出,安全、環境和交通這三個關鍵詞是制約我國宜居城市建設的重要短板。
張文忠:“環境健康這個主要是對空氣的質量,尤其汽車噪聲這方面的影響評價相對低一點,然后交通呢主要是交通的擁堵狀況,另外停車的這種不方便,還有就是城市這種公共安全,比如應急避難呀、防災應急能力啊以及交通安全,不單單是我們平時講的這種社會治安啊。”
城市發展因“城”制宜,市場、規劃兩方面發力
中國人民大學地方政府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楊宏山建議,未來城市發展要以市場的作用為基礎,管理部門發揮自身的規劃作用,兩方面發力,促進城市健康發展。
楊宏山:“對于大量的一線和二、三城市而言,它們的發展應該讓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我們應該更強調市場的作用。實際上,這些城市都要發展,但是當某個城市出現嚴重問題的時候,就要發揮政府的作用。而這是通過規劃和調整、優化公共資源的配置來補齊這個短板。總而言之,我們要針對問題和短板,政策主要采取引導。但從發展的角度來講,今天大量的一線城市,產業結構要升級,整個城市的治理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應該向更高的水平發展。但對二、三、四線城市來說,應根據目前現有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政策激勵機制。”
央廣短評: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必須以人為本
城市的發展和宜居,難道真的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嗎?當然不是。一座城市,不應該只是物質豐滿的鋼鐵森林,核心應該是人。城市是生活的載體,人是生活的全部,我們努力建設城市,是想讓生活更美好,因此,以人為本,這是最重要的訴求。
以人為本,一方面要保障人們在生活上的舒適性。那些發展得太快的城市,首先要補齊的短板就在于此;另一方面,還要給人提供發展的條件,靠什么留出人才,也在于此。在我國新一輪城鎮化浪潮中,各類城市應該如何定好位、定準位?公共政策應該如何支持城市的發展?讓人們的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一切工作和政策的價值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