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7月14日電 題:中國—東盟國際產能合作進入“和”時代
中新社記者 楊陳
20歲的柬埔寨姑娘阿美從沒想過,家附近從小與伙伴們一同玩耍的荒草灌木叢,有一天會成為改變她及家人命運的神奇土地。
阿美的家位于柬埔寨的默德朗鄉,曾經一家七口住在一間破草房里,一家年收入僅300美金。
“2008年,家里的境況開始發生變化。”14日,阿美通過網絡社交工具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彼時,4家來自中國無錫的企業來到默德朗鄉,將荒草灌木叢開發成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以下簡稱“西港特區”)。“入駐的中國企業逐年增加,還專門為鄉親們開設了免費的中文培訓班,我跟哥哥也一同在里面學習中文。”
得益于良好的中文水平,阿美畢業后進入西港特區的中資工廠當上了車間翻譯,哥哥王偉龍也成了工廠負責人的得力助手,家庭月收入接近2000美元。阿美興奮地告訴記者,現在她家不僅添置了電視機和摩托車,還在當地率先進入“小康”行列。
“中國—東盟合作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讓雙方的民眾受益。”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日前在北京接受媒體聯合采訪時表示,東盟一些國家在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對外來資金、設備、技術需求迫切。中國已進入工業化成熟期,擁有大量優勢產業和產能,中國同東盟各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互有需求、互具優勢、互為機遇。
在楊秀萍看來,像西港特區這樣,中國企業投資設廠,從而帶動當地民眾致富的例子應成為中國—東盟國際產能合作的一個新方向。“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不僅要問‘走出去’能給企業帶來什么,更要考慮企業能為當地做些什么,這樣才能長期共生共榮,讓企業發展得更好。”
如今,阿美家的致富故事,正隨著中國—東盟之間國際產能合作日趨頻繁,在泰國、越南、老撾、印尼等多個東盟國家上演。在泰國羅勇府的泰中羅勇工業園內,每當夕陽西下,從各大中資企業走出準備回家的員工都是附近本土居民。
“園區的72家制造業廠商,解決了數萬泰國民眾的就業問題。”泰中羅勇工業園副總裁吳廣云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工業園的設立不僅給當地民眾帶來了就業機會,也為他們帶來了無限商機,不少人借助園區優勢,在周邊開設飯店、娛樂休閑場所,都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吳廣云說,除產業轉移外,近年來中國的技術研發也在逐漸向東盟移植。“中國企業現在更樂于在東盟國家投資設廠或參與產業園區建設,擯棄了獨享市場的舊模式,跟當地的合作也更加和諧了。”
對于上述中國—東盟國際產能合作模式的轉變,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深有體會。他說,當前中國的承包工程項目正更多的以帶資承包、建營一體化、境外園區開發等新興業態展開。工程企業逐步由單一的施工方,轉變為集規劃方、投資方、設計方、建造方、運營方、維護方為一體的新型定位。
當前,中國—東盟國際產能合作正在邁入“和”時代。房秋晨認為,雙方合作應朝著和諧、和睦、和平的方向,強調包容整合,共同發展。“合作過程中,中國承包商可與東道國企業成立項目公司,共同負責項目的施工建設和運行管理,共同維護中國—東盟的良好合作關系。在獲得自身發展的同時,促進東道國的產業升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