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4日電 (記者 李曉喻)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公布三個月后,中國官方為東北地區送出價值不菲的“大禮”。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2日印發《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分年度明確了今后擬在東北開工的127個重大項目,涉及交通(含鐵路、高速公路、機場、軌道交通)、能源、水利、工業、農業等多個領域,總投資將達1.6萬億元人民幣。官方稱,這些項目對振興東北有“全局性重要影響”。
此外,《方案》還圍繞完善體制機制、推進結構調整、鼓勵創新創業、保障和改善民生四大核心任務部署了137項重點工作,包括制定和組織實施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方案,在東北地區改組組建一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開展“中國制造 2025”城市試點示范,組織實施東北振興重大創新工程等。
對遭遇重重挑戰的“共和國長子”而言,這兩大舉措一個是“強心針”,一個是“中藥”。
眼下東北地區經濟形勢始現向好勢頭,但下行壓力仍然不小。除吉林省外,黑龍江、遼寧兩省上半年GDP同比增速均低于全國,遼寧經濟甚至出現負增長。
在此情況下,加大投資力度是穩定經濟增長的必然選擇。官方此番決定上馬一批大型基礎設施項目,近可刺激需求,創造新的增長點,遠可彌補長期以來的短板和“欠賬”,改善投資興業環境,增強發展后勁,將有助于擦亮“銹帶”地區經濟。
不過,要真正使東北地區擺脫困境,實現高層設定的“到2020年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再用10年走進全國現代化建設前列”目標,治“內傷”比打“強心針”更重要。
東北地區有兩大痼疾。一是“營養不良”,產業結構單一,經濟高度依賴資源產業和重工業,現代服務業發展落后;所有制結構單一,央企、國企占絕對主導地位但活力不足,民營經濟力量弱小。二是“失血過多”,人才外流嚴重,人力資源匱乏,人的思想觀念跟不上市場經濟的發展。
這些沉疴非投資“輸血”所能去除,唯切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造血”機制,才能根治。
國家信息中心發展研究部戰略規劃研究室主任高輝清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要讓東北經濟走上正軌,必須“先破后立”,在謹慎穩妥設計方案的前提下,加快“破”的速度,切實推進改革特別是國企改革,同時痛下決心推動結構調整升級,使東北經濟獲得長遠發展動力。
此次《方案》將著力完善體制機制列為四大核心任務之首,提出要加快完善政府管理體制、深化國企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官方從根本上解決東北發展問題的決心于此可見一斑。
這只是個開始。國家發改委稱,下一步將研究出臺更有針對性、更有力的措施,支持東北地區“通過改革開放重振雄風”。若一系列“大手筆”落實到位,東北地區重新恢復活力可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