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3日電 (記者 龐無忌)包括工業、進出口、投資、消費、房地產等在內的中國核心經濟數據在8月份出現全線企穩向好的勢頭。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筑底企穩?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認為,8月份中國經濟運行確實有積極的變化,呈現十大亮點:
一是工業企穩回升。
8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比上個月回升了0.3個百分點。增長速度連續6個月在6%以上,呈現出明顯的企穩回升態勢。而且當月,與工業發展相關的一些指標如發電量、用電量、鐵路貨運量指標都有所回升。當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也重新回到擴張區間。
二是投資增速呈現企穩跡象。
1-8月份,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1%,與1-7月份持平,而且8月份當月增長8.2%,比7月份加快4.3個百分點,加快更趨明顯。一度跌入谷底的民間投資指標也在1-8月份出現企穩勢頭,增速也與1-7月份持平。
三是消費和出口出現回升。
受到汽車銷售強勁的拉動,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6%,比上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進出口更是表現強勁,當月出口同比增速加快了4.2個百分點;進口則由負轉正,由上個月的下降5.7%,轉為8月份的增長10.8%。國內市場需求出現了回升。
四是就業總體穩定。
數據顯示,8月份城鎮新增就業113萬人,1-8月份累計達到948萬人,占全年目標的將近95%。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盡管略有回升,但基本穩定在5.1%左右。
五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降幅大幅收窄。
中國PPI降幅已連續8個月收窄。2016年以來,PPI跌幅從年初的“5.9%”一路收窄至本月的“0.8%”,說明國內市場供求關系有所改善。
六是工業企業利潤有所回升。
因為PPI的改善,加之政府重視降成本,包括“營改增”等改革后,企業的經營成本有所下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7月份增長11%,比6月份加快5.6個百分點。
七是“三去一降一補”取得新成效。
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是今年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5大任務。這5大任務的完成均有進展。例如:從去產能情況來看,1-8月份原煤產量同比下降10.2%,庫存下降12.2%。從去庫存看,房地產庫存繼續下降,商品房待售面積連續6個月減少,1-8月份累計減少超過3000萬平方米。從降成本看,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83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同期減少0.25元。從補短板看,農田水利、生態環境等相關行業的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八是新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新產品、新技術、新主體、新服務層出不窮。例如:從新主體看,1-8月份全國新登記企業增長28.9%,日均新登記企業1.46萬家,有明顯的增長。
九是產業結構調整繼續深入推進。
8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1個百分點以上,意味著一二三產業的結構關系繼續向協調化方向發展。工業繼續向中高端邁進,規模以上高技術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十是需求結構有明顯改善。
在投資、消費以及凈出口三大需求的結構中,消費繼續保持相對比較穩健的作用,而且投資和消費的內部結構也在優化。
盡管中國經濟數據顯現出企穩勢頭,但業內人士建議“不可掉以輕心”。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8月中國經濟活動數據好于預期,經濟在財政發力作用下繼續企穩,但考慮到本月比去年同期多兩個工作日,以及多重下行壓力如外需低迷等仍舊存在,政策面的持續發力仍是經濟持續恢復的必須。
中金固收團隊陳健恒等分析師指出,宏觀經濟中期下行壓力仍存,主要表現在:房地產短暫反彈,未來或仍將逐步回落;固定投資繼續弱勢運行;汽車銷售優惠政策取消后消費可能面臨回落壓力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