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宏觀經濟論壇團隊近日發布的《全球技術進步放緩下中國經濟新動能的構建》報告認為,在世界技術進步放緩的背景下,挖掘舊動能,構建新動能,將是我國實現長期持續增長的關鍵。同時,改革也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宏觀環境,在長短期平衡中穩步推進新動能的轉換應當成為短期政策的著眼點。
著力七方面轉換
報告指出,基于我國國情并借鑒國際經驗,近期應著力于實現下面幾個方面新動能的轉換:以技術前沿創新代替技術模仿;以人口質量紅利代替人口數量紅利;以技術創新導向的民間資本設備投資取代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以質量提升為導向的農業現代化和深度工業化代替原來數量擴張為導向的農業產業化和工業化;以攀升國際價值鏈的新型開放和提升國內居民消費水平取代外需的數量擴張;以城市群一體化為代表的深度城市化代替簡單數量增加的城市化;以新一輪結構性改革紅利提升原有改革紅利。
“現在特別需要培育新的增長點,立足于提高效率。老的領域中間,換一個機制,增長潛力相當大,這也是新的增長點。”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委員劉世錦表示,一是在行政性壟斷行業改革、開發、競爭,如石油天然氣、電力、電信、鐵路等產業,將會帶動新的大量有效投資;二是在農村集體土地制度的改革,按照三中全會精神,推動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的流轉。這兩項改革可釋放很大的增長潛力,也顯示出改革的決心和誠意,有利于增強信心和調整預期。
為了能讓改革落地,平衡實現轉型還需要短期宏觀經濟穩定,必須考慮到長短期的平衡。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鳳良認為,在短期政策上需注意三點:一是在短期內需維持較寬松的流動性,不急于降杠桿;二是財政還需要維持較寬松的態勢,但是投向更多以改革為目標,逐步實現投向結構調整;三是為了維持國內穩定的宏觀環境,需要對國際資本流動進行密切關注,防范國際風險。
中國經濟已接近底部
劉世錦表示,中國經濟經過6年波動,目前已經接近底部。增速回落是一個轉型再平衡的過程,面臨較大增長下行壓力。中速增長的底還沒有探明,或者說,中速增長的均衡點還沒有找到,還得有一個探底的過程。
“在宏觀經濟整體企穩的大環境下,還應看到中國經濟的整體風險依然存在,甚至存在不斷積累的可能性。”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范志勇表示,一是實體經濟面臨不確定陷阱,民間投資增速下滑,貨幣存量活期化現象假設;二是流動性供給存在脫實向虛風險;三是板塊和地區經濟塌方式下滑風險依然存在,地方財政面臨較大考驗;四是匯率波動和大宗商品價格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范志勇認為,為推動民間投資復蘇,首先應加快推進金融改革,通過包括貨幣政策和財政在內的必要措施,切實降低民營企業各方面的成本。其次,應進一步放寬民間投資的市場準入限制,結合“三去一降一補”,助力民間資本實現結構性調整。
對于下一步宏觀政策的著力點,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表示,宏觀政策應讓位于基礎性改革。通過改革樹信心,通過信心穩民間投資,通過穩民間投資穩總體投資,中國經濟才會出現堅實的底。
在去杠桿方面,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建議,短期應穩住杠桿,但杠桿穩住不是目的,而是通過較寬松的貨幣政策,為將來創造條件去杠桿。同時,此前提在于實質去產能,只有去產能才能真正去杠桿。短期宏觀經濟的轉好,企業收入增加,以及企業還款能力的增加,都對去杠桿、去產能起了作用。因此,要把握時機,在2020年完成去產能,抓緊時間推進改革,為長期可持續增長創造條件。記者 彭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