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城市供水、燃氣、供熱、污水和垃圾處理行業的意見》,從民間資本進入渠道到相關金融、土地、價費、稅收等方面提出了多項扶持政策,促進民間資本進入城市供水、燃氣、供熱、污水和垃圾處理行業。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城市供水、燃氣等公用事業企業投資規模比較大、投資回收周期長,政府對公用事業服務的價格管制也比較強,因而這類企業的盈利能力相對比較低,所以需要用創新融資工具,從根本上解決這類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意見》在金融服務方面,對民間資本加大了信貸支持力度,鼓勵開展擔保創新類貸款業務,支持相關企業和項目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資產支持票據、項目收益票據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及可續期債券、項目收益債券,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
黃志龍認為,當前我國仍處于快速城鎮化時期,城市公用事業的潛在需求和投資缺口仍然十分巨大,僅僅依賴國有企業或國有資本來參與投資,難以做到資金供應、運營效率,因此,應該積極鼓勵更為市場化、效率更高的民間資本參與這些行業的投資。
業內人士認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城市供水、燃氣、供熱、污水和垃圾處理行業,有利于推進混合所有制的改革進程。
數據顯示,目前城市供水行業社會資本參股控股項目規模已占城市公共供水規模的2成;民營企業在城市燃氣行業占到4成以上,城市供熱行業占6成以上;新建污水處理設施中6成為社會資本投資運營,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中3成以上也是社會資本在投資運營。可以說,民間資本的進入對于促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市政公用行業服務和供應保障水平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黃志龍認為,開展擔保創新類貸款業務對于支持公用事業企業融資應該會有一定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流動性過剩問題比較嚴重,特別是房地產調控政策重新收緊之后,大量的社會資金正在尋找出口,通過創新融資工資,把大規模的社會資金引流到真正需要投資的公用事業領域,無疑是可行的。另外,目前的資金成本處于階段性低位水平,公用事業企業的融資成本也會降低,這也符合公用事業低盈利能力的行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