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2月15日電 (記者 姜煜)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和普華永道15日聯合發布“2016中國零售企業營運資本管理調研報告”稱,中國實體零售企業面臨收入放緩和成本上升的多重壓力,開始進入微利時代。
報告以在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上市的86家零售企業的公開數據為基礎,結合21家中國連鎖百強零售企業的調查問卷,同時還訪談了美國哈佛商學院的教授及中國連鎖百強零售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
報告稱,中國零售行業過去二十年經歷了高速增長,然而隨著增速放緩、消費升級和電商崛起,實體零售業面臨著巨大的沖擊和經營管理的各方面挑戰。包括百貨店、超市店、服飾專業店、家電專業店在內的各業態明顯受到銷售下滑、成本費用上升的壓力,利潤率逐年下滑。2013年,中國零售業凈利潤為3.6%、2015年為3.7%,2015年僅為3.2%,一些規模較大的大型百貨店和綜合店甚至出現收入負增長的情況。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楚東指出,零售業作為連接生產與最終消費者的中間環節,其發展狀況與變革能力直接反映了供給側的效率。
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加入世貿組織后的11年間增長了四倍,于2015年達到30萬億人民幣。報告說,雖然以零售總額而言中國僅次于美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但是在零售業營運能力方面,中國和發達國家還有一段距離。例如在庫存周轉率這一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標上,中國超市的庫存周轉天數是50多天,高于美國超市平均30多天的水平。
據調查,85%的受訪中國零售企業已經認識到:庫存管理是營運資本的最大挑戰。
普華永道中國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主管合伙人王笑表示,需求波動加劇、缺乏預測機制被認為是中國零售企業庫存難以管理的重要原因,當前中國零售企業或需充分考慮季節與促銷、銷售趨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利用需求信息的“大數據”來打造數字化的運營管理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