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東南亞,變數不少,插曲不斷,“新意”更多。東南亞國家在見證東盟共同體的初始元年中,用求穩定、求發展、求合作、求參與、求開放、求共進的心態與認知,抵御了各種內生變數和域外干擾,表現出良好的免疫和自凈功能。
這一年,一部分變數,來自內部。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正式上臺執政;老撾人民革命黨“十大”和越南共產黨“十二大”先后完成人事調整;菲律賓新總統杜特爾特上臺;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相繼推動重要內閣改組;泰國完成王位繼承、新憲法付諸公投并獲通過。
這一年,一部分變數,來自外部。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引發東南亞國家對“亞太再平衡”政策前景的疑慮。當選總統特朗普宣布上臺后拋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讓TPP成員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以及泰國、印尼等正在爭取加入TPP的國家大跌眼鏡。特朗普在亞太政策上的不明朗,讓習慣于“大國平衡外交”的東南亞國家的政策研判負擔大增。
這一年,一些變數,系域外勢力人為制造,甚至導致東南亞內部關系緊張。例如,在南海問題上,美日等國持續攪動地區穩定,鼓動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一意孤行,破壞了東盟內部的互信氛圍,傷及東南亞國家在東盟框架內既有的規則與程序。
雖然內外“變數”多多,東南亞地區這一年并沒有“生亂”,相反,合作與發展的主旋律深入人心。多國人事調整后的新面孔沒有像一些西方機構預測的那樣給國家帶來動蕩,而是在緬甸、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帶來很多新氣象、新規劃、新外交。
這些國家政壇上的盎然新意,也在給地區帶來惹人注目的增長數據和投資引力。外部勢力精心謀劃的一些陷阱、鬧劇和圈套,最終化作泡影和笑料。菲總統杜特爾特、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先后訪華,更是印證了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共識:地區穩定、促進對話、加強合作才是符合各國和東盟根本利益的先決要素。
東盟經濟有望持續蓬勃發展。據東盟各國預測,2016年度,除新加坡等個別國家經濟增速低迷外,印尼經濟增長率可達5.2%-5.6%,馬來西亞4%-5%,菲律賓7%,泰國3.5%-4%,越南6.7%。未來十年,東盟經濟總量或將以超過7%的增速,為東盟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創造動力。
東盟一體化進程繼續推進。2016年東盟峰會上,東盟國家領導人啟動落實《東盟共同體愿景2025》,著手打造更加開放的對外關系與合作格局。在與各對話伙伴的10+1領導人會議上,各方就加強貿易、投資、互聯互通和民間交流等各領域互利合作達成高度一致。對話、合作、互利、共贏的理念成為東南亞面對變數保持定力的準心。
無論是政治,還是外交,2017年是東南亞的“大年”。泰國定于明年底舉行2014年軍事政變后的首次大選,柬埔寨和馬來西亞將進入“大選年”前的政治預熱年。對于菲律賓、緬甸、越南、老撾等今年完成選舉或高層人事變動的國家而言,明年是新政府各項政策、計劃、戰略的早期收獲期,也是新政考驗期。記者 凌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