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CPI同比增長1.9% 油價上漲提振PPI
專家預計,隨著低基數和假期等臨時因素對食品價格影響減弱,年內通脹表現可能相對溫和
■本報記者 蘇詩鈺
11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7年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1.9%;PPI環比上漲0.7%,同比上漲6.9%。
從環比看,CPI走勢基本平穩。食品價格與上月持平,分類價格漲跌互現。鮮果、鮮菜價格分別上漲0.7%和0.4%;節后需求回落,雞蛋價格下降5.4%;水產品和豬肉價格分別下降0.6%和0.1%。非食品價格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氣等能源產品價格分別上漲3.4%、3.2%和2.3%,合計影響CPI上漲0.08個百分點。從同比看,CPI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
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昨日表示,分項來看,食品價格是10月份CPI回升的主因,拉動CPI同比增速回升0.21個百分點,環比增速也好于以往季節性。此外,10月份豬肉價格雖環比小幅下跌,但去年低基數導致豬價同比對CPI的拖累有所收窄。非食品方面,交通通信價格環比表現超季節性,可能受油價上升的影響,家庭用品及服務價格略超季節性,主要受上月低基數的影響,而其他非食品項表現整體弱于季節性。
再從PPI數據來看,王涵認為,10月份PPI環比增長0.7%,超出市場預期。從結構上看,受10月份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行的推動,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化纖制造等與油價相關性較高的行業增速回升明顯,同時黑色、有色、煤炭開采等行業漲幅有所回落。從PPI購進價格同樣可以看出,燃料、紡織原料等購進價格同比增速回升較多,反映10月份PPI表現強勁可能主要受到油價持續回升的提振。
王涵預計,隨著低基數和假期等臨時因素對食品價格影響的減弱,年內通脹表現可能相對溫和。但明年通脹中樞則可能出現明顯抬升,在通脹中樞大概率可能抬升的基礎上,年末年初市場可能出現通脹預期的不斷升溫:一方面,通脹中樞的抬升會進一步提升市場對通脹上行風險的敏感度;另一方面,當前市場擔憂的引發通脹上行的潛在風險因素短期難以證實和證偽,例如PPI向CPI傳導的擔憂,油價持續上行的風險等。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PPI的角度來看,作為生產鏈的上游,PPI的波動理論上是會對CPI產生傳導作用的,一般情況下PPI的上漲會帶動CPI的上漲,而PPI的下跌也會給CPI帶來較大的下行壓力,因此可將PPI作為CPI的先行指標。但是,我們看到PPI的上漲并沒有傳導到CPI領域,因此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分析:從全國來看,中國的上游生產企業資源屬性較強,對于產業的壟斷性議價能力也較強,非常易于轉移成本,留存利潤,而中下游市場則處于完全競爭的狀態,在市場上議價能力較弱,所以PPI向CPI的傳導其實并不通暢,這證明現階段我國居民生活壓力不大,但企業盈利情況依然困難。
(蘇詩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