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李曉喻)隨著中國經濟實力走強,學者們想“修訂”他們學了多年的西方經濟學教科書。
在日前北京舉行的“新市場原理”研討會上,吉林大學教授、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副會長趙儒煜提出,市場交易行為最終的決定者不是供給,而是需求;決定市場行為的“看不見的手”不是價格,而是心理預期。
“這種理論是對目前西方流行的正統經濟學分析框架的顛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理事長張可云說。
張可云也對被奉為西方經濟學經典的科斯定理提出異議。這條定理認為,如果市場交易成本為零,市場機制會自動使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在張可云看來,如果考慮空間因素,該定理關于“資源配置自動達到最優”的表述就“站不住腳”。
“我們學了這么多年西方經濟學,現在也到了我們用一些新東西、新理論對原有經濟學進行突破的時候”,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會長孫久文說,現在是中國突破西方經濟學理論的“窗口期”。
中國學者進行理論創新的一個重要背景,是中國經濟實力越發強大。根據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國現階段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在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張強看來,中國發展階段發生變化后,“新時代需要新探索”。
此外,中國層出不窮的創新探索也給了學者們更新理論的土壤和動力。
在新經濟領域,中國正后來居上,涌現出大量商業模式和技術創新。機器人、人工智能等產業迅速發展;被譽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共享單車已成功“騎向世界”;“無現金社會”也備受海外關注。用蘋果公司CEO庫克的話說,中國在很多領域都已經是“非常創新的國家”,很多應用和商業模式都只能在中國創立。
有人認為,傳統經濟學理論也應隨之適時調整,才能解釋分析這些新商業模式。
如果中國經濟學者們在理論創新上取得突破,中國經濟的影響力無疑將更上一層樓。如張可云所言,在學術領域擁有話語權也是國家軟實力的體現。
但“學生”要修訂“老師”的理論,進而“自成一家”并非易事。這需要“大膽假設”,更須“小心求證”。中國經濟學者能否交出滿意答卷,仍需觀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