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3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銀監會對單家機構開出史上最大罰單、證監會全年罰沒金額創歷史新高、保監會全年監管函數量多出上年倍余……在許多中國金融市場參與者眼中,剛剛過去的2017年可謂“最嚴”監管年。
一道道監管“緊箍咒”下,中國金融業亂象逐漸平息,運行趨于穩健。與此同時,官方對于未來金融發展的思路也愈加明晰。
首先,高壓監管不會停止。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金融監管部門2017年共出臺重要監管文件超過20個,行政處罰逾2700件,罰沒金額80多億元人民幣。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2018年監管方料將繼續加壓。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分析說,當前中國經濟進入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必須通過加強監管來梳理過去粗放增長積累的大量金融資產并管控其風險,從而讓新經濟增長模式獲得有效金融服務支持。
但罰得狠的同時,還要管得準。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提醒說,市場需要的有效監管應該是不妨礙市場運行、不越俎代庖的監管,其主旨在于確定一個合理的運行框架,使所有金融機構、市場、活動有章可循。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官方提出要促進形成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這意味著下一步監管工作或著力于嚴控金融機構杠桿率,禁止過度期限錯配、監管套利等行為。具體來看,銀行表外業務、互聯網金融、“僵尸企業”處置等方面將受到重點關注。
其次,金融開放繼續加碼。
雖然監管不斷收緊,但中國官方依然繼續穩妥有序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尤其在外資金融機構準入方面,政策“松綁”跡象明顯。
早在去年初,國務院便發文要求服務業重點放寬銀行類金融機構、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保險機構、保險中介機構外資準入限制。截至去年底,多個領域開放路徑已逐漸明確。
例如,銀監會表態將放寬對除民營銀行外的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股權投資比例規則。此外,證券、基金管理、保險公司等領域外資投資限制也將在未來三至五年內進一步放寬,甚至取消。
“從出資比例和控制程度上看,中國金融機構未來均有可能成為外資絕對控股企業。”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李虹含看來,這些全面而具體的措施覆蓋中國金融業各大領域,在開放的廣度與深度上均與以往有所不同,有望引領金融開放新浪潮。
再次,金融創新走向合規。
中國在金融科技領域已處于世界前列,但如何平衡創新與風險的關系,令其合規發展,仍是監管方不可回避的問題。
一方面,創新提高了金融服務可獲得性,將更多小微經濟主體納入經濟金融活動,助力經濟發展;但另一方面,其在提供跨市場、跨機構、跨地域金融服務的同時,也使風險傳染性更強、波及面更廣。
從叫停ICO(首次代幣發行),到明令禁止“現金貸”等網絡借貸領域違法違規業務,去年以來中國官方在支持金融創新的同時,也通過不斷補齊監管短板向市場發出明確信號:創新不能“野蠻生長”。
“金融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長跑,一定要有長線視角,不能短線地看待創新。”作為從業者,宜信公司創始人兼CEO唐寧告訴記者,監管和創新并不矛盾,有關部門整治行業亂象,將有助規范市場環境,令未來十年金融科技發展從中受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