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月7日電 財經觀察:瑞典從“紙幣發行先驅”到“輕現金社會”
新華社記者付一鳴
早在17世紀,瑞典成為歐洲首個發行紙幣的國家。近年來,隨著電子支付等業務的迅速發展,瑞典正在從“紙幣發行先驅”邁向“輕現金社會”。
身上沒有現金對瑞典民眾而言早已習以為常:無論是公交出行,還是商場購物,電子錢包和銀行卡支付早已成為主流,就連以前需要投幣才能使用的公共洗手間如今都可以使用電子支付。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瑞典商家和公共服務機構朝著“輕現金化”大步邁進,從購物到繳納賬單稅費,瑞典人幾乎都是通過電子支付來實現。其中,手機支付是近年來最流行的電子支付方式之一,電子錢包的發展也為電子支付提供了更多選擇。
據瑞典央行統計,2007年至2015年間,瑞典流通中的現金量減少了近15%。目前,97%的瑞典人持有銀行卡,85%的瑞典人使用網上銀行。瑞典央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012年受訪對象中有33%選擇使用現金支付,而2016年這一比例已降至16%。
據當地銀行工作人員介紹,由于電子支付的普及,銀行柜臺的現金業務所占份額越來越小。這也有助于保障銀行安全,在一個幾乎沒有現金業務的銀行,劫匪是沒有興趣“光顧”的。
專家表示,瑞典“輕現金化”得以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健全的全民信用基礎。瑞典擁有建立在個人或企業信用基礎上的金融消費體系,在電商平臺上網購商品,消費者可以選擇銀行卡、信用賬單、電子錢包等多種形式的非現金支付方式。信用賬單和個人身份證號相關聯,只有信用記錄良好的個人才能使用這種電子支付方式。
而個人一旦有過不良信用記錄,在瑞典會處處碰壁,從銀行卡申辦到電子錢包注冊和支付與個人身份證關聯的賬單都將阻礙重重。“輕現金化”的發展從另一個方面促進了個人對信用記錄的重視。
另外,“輕現金化”得以在瑞典迅速發展還得益于以下幾方面因素:首先,瑞典人口稀少使得現金分發的成本相對較高,銀行因此削減了現金業務,目前瑞典大約一半的銀行網點沒有現金業務;其次,瑞典絕大多數銀行規模不大,促使各銀行在支付領域相互合作,就由現金向電子支付方向發展達成了一致;另外,瑞典互聯網普及率較高,電子支付技術發展迅速,民眾對新技術的使用普遍持積極態度。
不過,瑞典學者彼得·歐曼認為,盡管“輕現金化”在瑞典發展迅猛,但要全面實現“無紙幣化”還需要一些時間。現金可能比人們想象的要存在更久。這主要取決于“無紙幣化”的阻力大小,例如對新科技無法熟練掌握的老年群體的極力反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