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2日電 (記者 董子暢)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較2016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較高規模。其中,二孩出生數量繼續增加,占比超過一半。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22日對中新社記者表示,二孩出生的人數和比例都在不斷地上升,說明全面兩孩政策效果在繼續體現。
從2016年1月1日開始,中國正式施行全面兩孩政策。近兩年,中國出生人口明顯增加。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和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分別為1786萬人和1723萬人,高于“十二五”時期年均出生1644萬人的水平。其中,2017年二孩出生占比進一步提高,達到51%,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也對記者表示,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出生人數和比例的上升,是全面兩孩政策放開后蓄積量釋放的積極作用,是政策效果的短期體現。
“全面兩孩政策主要針對之前蓄積起來的有繼續生育需求的育齡婦女,隨著政策的放開,都集中在相對短的一個時間段之內生育,這樣就會產生一個生育堆積現象,所以就造成2016年的出生人數相對來說增加得比較快。”原新表示,2017年這種堆積現象就相對緩和了些。
全面兩孩政策效果持續顯現,2017年二孩出生人數比2016年明顯增加,這一現象令人欣喜。但數據同時顯示,在出生人口中一孩出生占比42%,下降5個百分點。觀察認為,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司司長李希如分析指出,由于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育齡婦女人數呈現逐年減少趨勢,2017年15-49歲育齡婦女人數比2016年減少400萬人,其中20-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人數減少近600萬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婦女初婚和初育年齡也呈現不斷推遲的趨勢,這些因素使得2017年中國一孩數量出現下降。
陸杰華認為,二孩出生人口和比例上升,但出生人口總量下降,說明生育率在下降。長期來看,政策放開后總體出生人口遠不如預期。
當前,民眾生育意愿和生育行為受經濟社會因素影響更加明顯。相關調查顯示,養育成本高、托育服務短缺、女性職業發展壓力大等,是影響民眾生育意愿的主要原因。
“生育、養育成本增加,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象征,降下來不可能,只能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原新表示,要想促進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需要想辦法解決民眾在生育養育方面的實際困難和后顧之憂。興辦公立托兒所、幼兒園,延長義務教育,對農村貧困家庭給予生育補貼等都是減輕家庭生育負擔的做法。
陸杰華還建議,盡快放開生育限制,同時出臺相應配套鼓勵政策。“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想挽回生育率比較困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