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日內瓦4月13日電 財經觀察:中國經濟結構改革利好全球貿易
新華社記者凌馨
世界貿易組織日前大幅上調今年全球貿易增長預期,并指出中國經濟結構改革長期來看將對全球貿易增長提供支撐。貿易專家對此表示,中國經濟轉型有助于全球經濟實現穩定、可持續增長。
世貿組織12日發布《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將今年全球貿易增長預期由此前的3.2%上調至4.4%。報告預測,中國從投資驅動向消費拉動轉型的經濟再平衡,從長期來看有益于實現更強勁的可持續經濟增長,并將支持貿易增長。
世貿組織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7年,投資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已經從55%下降到32%,而消費的比重則大幅提高。
報告撰寫人之一、世貿組織經濟學家科爾曼·尼強調,中國的經濟再平衡是個逐步推進的過程,因此并未引起全球經濟震蕩或產生干擾。從投資向消費傾斜一方面可以減少和消除對一些需求不足行業的過度投資,另一方面則將進一步提高中國消費者的生活水平。更平衡的發展模式可以避免經濟遭受各種沖擊,從而支撐穩定的經濟增長。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表示,消費相對于投資在經濟增長中作用的增強,意味著經濟增長更強的可持續性和包容性,也意味著進口需求的不斷擴張。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消費和進口規模的持續擴大將為世界貿易提供源源不斷的增長動力。
世貿組織的這份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貿易增速達4.7%,為2011年以來最大增幅。同期,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和第一大出口國,進出口額分別占全球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0.2%和12.8%。
尼表示,1980年中國進出口只占全球總量的1%,如今中國的經濟體量和全球經濟參與度均大幅提升,拓寬了全球商品和服務市場,推動了地區和全球貿易需求,讓諸多貿易伙伴由此受益。
尼認為,中國對全球經濟穩定增長的貢獻明顯體現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金融危機首先在發達國家爆發,并重創其經濟。而中國在這段時期保持了自身經濟的強勁增長,成為對其他國家產品需求的重要來源,這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全球經濟萎縮幅度。
尼說,2017年是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出現全面復蘇的一年,各地區經濟普遍向好,傳遞了非常積極的信號。因此,世貿組織將今年全球貿易增長預期大幅上調,并預測2019年全球貿易增速為4.0%。但他同時警告,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會讓國際貿易付出代價。
世貿組織在報告中也指出,部分經濟體間貿易摩擦可能升級,將增加貿易前景的不確定性。
梁國勇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以貿易和投資為兩翼,不斷融入世界經濟和國際分工體系,成為推進全球化進程的主要力量之一。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成為世界貿易和經濟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極大地推動了全球貿易的高速增長。
梁國勇說,引進外資和擴大出口曾是中國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的主要特征,現在中國實施的則是內外平衡、更加均衡的開放。這意味著對外投資和進口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也意味著中國在推動全球化、反對逆全球化中的作用不斷加強。
梁國勇認為,中國仍是“世界工廠”,并且重要性還在提升,同時,隨著消費和進口高速增長,中國也正在成為“世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