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5月11日電 財經觀察:中日韓經貿合作貴在寬覆蓋深融合
新華社記者馬曹冉 錢錚
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日前在東京結束后發布的《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聯合宣言》(以下簡稱《聯合宣言》)顯示,三國領導人圍繞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三國合作取得積極成果。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會議將為三國合作共贏打開新局面,有效促進三國經貿合作向覆蓋面更寬、融合度更深的方向發展。
中日韓經貿合作優勢明顯。特別是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下,三國經濟融合順應了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大勢,對地區和平穩定發揮的壓艙石作用日益凸顯。
中日韓合作起步于1999年,是東亞合作重要組成部分。19年來,三國經貿領域合作成果豐碩:簽署了中日韓投資協定、舉行了13輪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2017年,三國間貿易額近6700億美元,人員往來超過2800萬人次。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是日韓第一大貿易伙伴,日韓分別為中國第二和第三大貿易伙伴。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2017年三國進出口總額占全球貿易量的近20%。投資方面,2017年,日、韓分別是中國第一和第四大外資來源國,同樣,中國對日韓投資也發展迅速。
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表示,多年來,三國已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體系,取得了不少實在的成果,為增進三國人民福祉和東北亞地區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東亞經濟一體化不斷向前發展發揮了巨大推動作用。
日本雙日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吉崎達彥表示,中日韓是亞洲經濟的核心,三國在經濟議題上達成一致有利于整個亞洲的經濟發展。
吉崎達彥指出,三國貿易結構,用日本的說法是“石頭剪子布”結構,日本對韓國是貿易順差,韓國對中國是貿易順差,中國對日本是貿易順差。“不是某一國特別受益,而是三國合理分工,彼此合作,相互之間都是共贏關系。”
作為一衣帶水的鄰邦,中日韓地緣相近,文化相通,經濟互補性強。三國人口總和占全球的20%,經濟總量占全球的25%、東亞的90%。此次會議的《聯合宣言》表示,中日韓應為增進世界繁榮發揮重要作用。三國將進一步加強經貿關系,深化利益融合。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經濟商務公使宋耀明告訴新華社記者,中日韓經貿合作基礎深厚,今后三國可繼續擴大和深入推進供應鏈互聯互通、第四方市場及產能合作、三國地方合作、能源合作和奧運經濟合作。
此次會議提出致力于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聯合宣言》指出,三國認識到自由開放的貿易和投資對于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將堅守承諾,繼續致力于經濟自由化,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改善營商環境。
程永華表示,中日韓三國同為貿易和制造業大國,在維護自由貿易秩序、推動世界經濟保持開放等領域面臨共同挑戰,擁有共同利益。三國應充分發揮東方智慧,擴大相互開放,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宋耀明指出,在自由貿易遭受保護主義威脅之際,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展急需提速并盡早實現突破。同時,三國也急需加強金融和貨幣宏觀政策溝通協調,防止亞洲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等。
日本山口大學名譽教授、明治大學特任教授纐纈厚認為,面對貿易保護主義威脅,中日韓三國應將眼光放得更加長遠,加強互動合作,堅持自由貿易。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日韓三國應繼續發揮亞洲經濟“火車頭”作用,促進東亞乃至整個亞洲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動早日達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為促進本地區和世界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