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不是大數據、云計算的“推銷游戲”,更不是忽悠消費者、誤導患者牟取利益的把戲。針對各種新型違法違規行為,相關部門須依法執法,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使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對改頭換面、轉換載體、假冒名牌醫院等隱蔽行為,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露頭就打,早抓早打
近日,有媒體調查發現,搜索引擎上的競價醫療廣告又改頭換面卷土重來,不法分子公然將正規名牌醫院搜索名稱售賣他人,為“高仿”冒牌醫院“攬客”,電腦端下架的醫療廣告又在移動端APP上線,通過精準推送,以軟文營銷的方式迷惑消費者。
公眾對醫療信息“競價排名”并不陌生。2016年的“魏則西事件”將醫療信息“競價排名”內幕公之于眾。人們發現,能在搜索引擎上排名靠前的醫療信息,并非因為醫療技術和患者口碑,而是按花錢多少來定。
這些“高仿”冒牌醫院發布的醫療廣告,大多數是虛假廣告。按照廣告法規定,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搜索引擎競價排名中的“推廣”鏈接可以視為廣告,應適用此條規定。
廣告發布從來都不能任性為之,必須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互聯網也不能例外。根據廣告法,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農藥、獸藥和保健食品廣告,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給予審查的其他廣告,應在發布前由廣告審查機關審查廣告內容;未經審查,不得發布。
對于廣告發布的相關權利義務責任,法律上已經明確規定,監管部門也實行了行業整頓,但醫療信息“競價排名”、花樣翻新的違規操作咋就沒被斬草除根,反而死灰復燃?這一“回馬槍”給廣大消費者和監管者提了個醒,凈化網絡空間必須久久為功,常抓不懈。
健康醫療不是大數據、云計算的“推銷游戲”,更不是忽悠消費者、誤導患者牟取利益的把戲。造成醫療競價廣告亂象的原因之一,就是違法成本低,牟取的不法利益遠遠高于違法成本。如今,在大數據面前,企業通過分析用戶信息,很容易計算出個人喜好、閱讀習慣等一切有利于其投放推銷廣告的信息,甚至出現大數據“殺熟”的現象。大量的虛假廣告正是在大數據的助力下,進入消費者的視野,甚至在消費者最迫切需要的時候出現。互聯網平臺有責任也有義務審核平臺上的廣告真偽、投放者資質。
要讓法律長出“牙齒”,職能部門的監管方式就要隨著競價排名的變化不斷創新。針對各種新型違法違規行為,相關部門須依法執法,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使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對改頭換面、轉換載體、假冒名牌醫院等隱蔽行為,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露頭就打,早抓早打。同時,各監管執法部門應形成合力,構建高效管用的協同聯動機制,讓虛假醫療廣告無處藏匿。廣大消費者也應當睜大眼睛,謹防上當受騙、造成損失。被騙后要第一時間舉報投訴,依法合理維權。(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萬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