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與社科文獻出版社19日在北京發布《經濟藍皮書夏季號:中國經濟增長報告(2017—2018)》指出,近5年全要素生產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出現回升,這表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
所謂全要素生產率,是指在各種生產要素的投入水平既定的條件下,所達到的額外生產效率。藍皮書稱,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不斷提高,是企業技術進步與配置效率提升的綜合反映,意味著一國經濟增長逐步擺脫要素投入帶來的增長,進入內生增長階段。
據社科院經濟所測算,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階段,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和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均較高,但2008年后曾一度出現急速下滑;2013至2017年,全要素生產率貢獻率出現回升,達到20.83%。
藍皮書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就要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通過持續改進效率,實現向中高端協調發展模式的轉變,尤其需要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構建也要從以GDP為核心的評價標準,轉向以勞動生產率與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為基準對創新和效率進行評估,從而強調可持續性和包容性增長。
為此,藍皮書主要從經濟增長、創新效率、政府效率、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五方面對高質量發展進行考量,并進一步細分為67個二級指標。通過國際比較發現,中國在市場規模、科技論文發表數量、人均垃圾生產量3個二級指標上位居世界第一;共有逾五分之一的二級指標排名全球前30%。但總體來看,中國在高質量發展各一級指標方面仍有很大改善空間。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前景,藍皮書認為,依賴資本積累拉動經濟規模收益遞減的特征會日益凸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將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創新驅動的根本著力點,因此要通過技術進步和制度改革進一步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和貢獻率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