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經濟:“老問題”的三個“新現象”
佳節將過,一年一度的“月餅熱”也將面臨“退燒”。月餅之于中秋的“不可替代性”,造就了月餅經濟的火熱。但月餅“節前備受歡迎、節后無人問津”的特點,也使得商家為了短期快速牟利,催生出了月餅重禮品輕食用、包裝過度售價高企、餡料以舊充新等“老問題”。
冷觀今年的月餅市場,盡管簡裝月餅、風味月餅的出現讓月餅的本“味”足了一些,但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之下,“老問題”似乎又以“新現象”卷土重來。
月餅卡券變身“虛擬禮品”
“24小時上門高價回收各種月餅票和月餅券……”記者在二手貨在線交易平臺中輸入“月餅券回收”字樣,隨機點開一家商戶,便能在“服務詳情”中看到這樣的介紹。
從節前一個月開始,在各大月餅品牌陸續推廣月餅券的同時,月餅券回收市場也悄然迎來“旺季”。
二手貨在線交易平臺上,一位自稱年年都做月餅券回收的趙姓商家告訴記者:“月餅券應該抓緊時間賣,越早越好。”她介紹道,以價值448元的星巴克“星悅”月餅券為例,早賣大概可以賣到200多元,但如果臨近中秋節就只能賣50元左右,而且根據品牌行情的變化,月餅券回收價格每年都會實時波動。
回收的月餅券,商家表示他們會以低于票面的價格賣給其他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中,記者確實看到很多售賣各大品牌月餅券的店鋪,其中448元的“星悅”月餅券標價基本在360元左右。參照回收商家的說法,就算以最高200多元的價格買進,這“一進一出”便能賺得約100元的差價。
“感覺大家并不需要真正吃到月餅,而是‘月餅’這兩個字賦予這張紙以流通的意義,那么‘月餅’作為禮品的作用就完成了。”咨詢公司白領小余認為,卡券化讓月餅的禮品屬性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食用價值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
月餅內涵“跨界”為價格
月餅包裝的浮夸現象一度受到詬病,但不可否認,對于商家而言好包裝確實為月餅帶來了“好價錢”。如今,在過度外殼包裝略有“低頭之勢”的背景之下,一些商家“跨界”用內涵包裝月餅,為價格加碼。
“迪士尼”“冰雪奇緣”“故宮”這些看起來與月餅并無關聯的名詞,如今都被商家用來“包裝”月餅。“宮廷嚴選、匠心匯聚,只為這一盒月色”,一款主打“故宮”元素的月餅廣告詞極力凸顯其“宮廷食品”的內在。在其產品詳情中,它所說的“兩岸大師匠心親制”的食品介紹并不能看出與“宮廷”的關聯,而其一盒6個均重為60克月餅的售價則達到368元。
在一家糕點網絡旗艦店中,記者看到迪士尼授權其生產的一款“快樂星晴月餅禮盒”,其中包括8個40克的流心奶黃月餅,售價為258元。而天貓超市中一個普通禮盒裝的同品牌月餅,同規格產品售價只要188元。
“私房月餅”走俏朋友圈
曾經不良商家用陳年餡料做“新”月餅事件的曝光,引發了社會對月餅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而近期因食用微商銷售的“私房月餅”,一家人得了急性腸胃炎的消息,同樣為消費者敲響警鐘。“私房月餅”看似“純手工”“無添加”的背后,可能就是“三無產品”對食品安全的漠視。
記者在一個名為“七七烘焙”的微商朋友圈中看到,9月初她就開始接單制作“私房月餅”,從其發出的照片看,接單制作的月餅量并不少。她告訴記者,這些月餅都是她一個人在家手工制作完成的,并沒有專門的店鋪。這些月餅的包裝也都是網上購買的,并不會標注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及生產地這些基本信息。
“從消費者角度說,這些產品的原料、工藝都很難把控,如果‘私房月餅’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因為通過微信購買,缺乏有效憑證,很容易出現舉證難、維權難。”法舟律師事務所律師宋菁菁說,從監管角度來說,“私房月餅”沒有經過工商、質監、稅務等部門登記許可,不能確保食品安全。
(據新華社上海9月2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