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
文化產業增加值五年增至近三點五萬億元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
——慶祝改革開放40年·行進
本報記者 陳 瑜
不久前閉幕的第十三屆北京文博會上,長2.5米,高1.8米,由1300多個陶瓷杯、瓷盤、瓷碟和湯勺捆扎而成的“瓷龍”栩栩如生,吸引了很多人。
“文化和科技也要擁抱更好的時代。”燈彩文旅展館負責人向克說,作為燈彩文化傳承者,燈彩文旅不僅希望用中華燈彩的藝術語言講述世界的故事,還用燈和光的科技創新演繹傳統文化的跨界、融合和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在推進治國理政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將文化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進行部署,就文化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作出深刻闡述: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傳承、融合、創新,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北京文博會主題報告會上,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理事長、原文化部部長蔡武表示,改革開放40周年,是我國文化產業從萌芽破土,到枝繁葉茂,再到開花結果的40周年,進入新時代,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一批文化企業和品牌做大做強,文化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據統計,自2012年至2017年間,文化產業增加值呈逐年上升趨勢,從1.8萬億元增加到近3.5萬億元,占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3.48%增加到2017年的4.2%。文化藝術創意產業的發展,不但促進經濟結構的轉型,還成為推動就業和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文化藝術創意產業本身經歷了從粗放型、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發展的過程。
“當代中國的文化產業發展,要堅守‘內容為王’,就必須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而這種傳承,不是簡單拷貝,不是形式復古,而應該是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蔡武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