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湯莉
供需矛盾突出加之消費支撐有限使全球茶葉貿易增長長期面臨掣肘。聯合國糧農組織更是警示,如果各茶葉種植國不適度控制茶園種植面積、不加強茶葉質量安全管控,世界茶產業將長期呈現產大于銷、供大于求的局面,茶葉出口平均單價也將持續下滑。
產量持續增長
“世界茶葉種植面積和茶葉產量連續10年保持增勢,產大于銷問題依舊突出。”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朱仲海向記者介紹說,2018年,世界茶葉產量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產銷矛盾進一步凸顯。
根據國際茶葉委員會的最新統計,世界茶葉種植面積持續增長,由2008年的342萬公頃增長到2017年的489萬公頃,10年間增長了147萬公頃,增速為43.0%。
“受主要產茶國茶葉種植面積擴大、單位面積茶葉利用率提高和天氣利好等因素影響,世界茶葉產量連續保持穩定增長。”朱仲海近期負責編撰的《2017年度世界茶葉產銷形勢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茶葉產量為581.2萬噸,中國是世界茶葉產量增長的主要來源地。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茶葉種植面積常年全球居首。2017年,中國茶葉種植面積為305.9萬公頃,占全球茶葉種植面積的62.6%,并占據當年全球茶葉種植面積增量的91.8%(17萬公頃)。同期,中國茶葉產量為260.9萬噸,占全球總量的44.89%。朱仲海提醒,2017年,在全球十大茶葉主產國中,茶葉種植面積增長國主要是中國、印度和烏干達,但從產量上看,除越南、印尼、阿根廷和孟加拉國外,其他前十大產茶國均有所增長。
產銷差距限制貿易增長
雖然全球茶葉消費量也處于增長軌道,但增長幅度不及茶葉產量,產需矛盾進一步突出。國際茶葉委員會的統計顯示,2017年,全球茶葉消費量為557.1萬噸,與581.2萬噸的全球茶葉產量相差24.1萬噸。2008年~2017年,全球茶葉消費量增速為45.27%,亦低于46.6%的茶葉產量增速。
這一差距也體現在茶葉貿易數據上。《報告》顯示,2017 年全球茶葉出口量為179.1萬噸,比前一年的179.9萬噸減少了0.8萬噸。全球茶葉出口量從2008年的165.2萬噸增長到2017年的179.1萬噸,10年間的出口增速僅為8.4%。“世界茶葉出口量與茶葉總產量的比例逐年下滑,由2008年的41.7%下滑到2017年的30.8%。”朱仲海強調,這進一步印證了日益突出的世界茶葉產大于銷的矛盾,迫切需要更多的手段促進茶葉消費。
“茶葉生產國仍主宰著全球茶葉消費。”《報告》顯示,全球前十大茶葉消費國中,茶葉生產國占據五席,其消費量占全球茶葉消費總量的65.1%。在產茶國中,中國和印度的茶葉消費量更是占據全球茶葉消費總量的57.1%,巴基斯坦、俄羅斯、美國、英國、埃及等非產茶國的消費潛力較大。土耳其的茶葉消費市場也具有較大潛力,但高關稅限制了他國茶葉在土市場開拓的步伐。在歐盟市場,消費習慣和嚴苛的農殘標準使市場增長有限。
2017年,除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坦桑尼亞外,前十大茶葉出口國的出口量均有所減少。與出口趨勢相應,全球茶葉進口增速保持平穩,增速不大。2017年,全球茶葉進口172.9萬噸,同比下降0.98%。從全球范圍來看,世界茶葉出口價格依然低迷,大部分茶葉原產國出口均價在3美元/公斤左右徘徊。2017年,中國茶葉出口均價為4.53美元/公斤,在日本、斯里蘭卡和土耳其之后居全球第四位。
提質控產促消費
當前,茶產業亟須提升品質、控制產量,以扭轉全球茶葉貿易增勢乏力的局勢。
分類別看,目前,全球茶葉的主要品種仍為紅茶和綠茶。據朱仲海介紹,在紅茶消費仍占據主導地位的同時,綠茶消費比例的上升帶動了相關產品的出口。《報告》顯示,2008年~2017年,全球綠茶產量以73.4%的增速遠超紅茶產量35.5%的增速。2017年,全球綠茶出口38.8萬噸,比前一年的36.2萬噸增長了6.7%。同期,紅茶出口140.3萬噸,同比減少2.4%。紅茶和綠茶的出口占比分別為78.3%和21.7%。
在注重全球茶葉消費趨勢的同時,企業和行業組織要在各國加大茶與健康的宣傳推廣力度,通過舉辦各種茶事活動推廣茶文化,引導人們科學健康飲茶,振興全球茶經濟。
“改善供需矛盾,除要提高茶葉消費量外,產茶國還當適度控制茶園的種植面積。”朱仲海同時指出,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病蟲害增多、小農生產者收入偏低、農藥最大殘留限量(MRL)對茶葉出口的影響等都在影響茶葉生產貿易的可持續發展,亟須建立全球茶葉可持續發展標準,保護茶園環境,提高茶農收入,促進茶葉質量安全和品質提升。同時,各國有機茶標準各異增加了茶葉生產國的認證成本,需要各國在有機茶標準方面達成共識,維護茶葉貿易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