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政府減稅激發中國實體經濟內生動力
中新社北京3月18日電 (記者 趙建華)2019年,中國將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中國國家稅務總局18日強調,全國稅務機關將進一步抓好落實,讓實體經濟這艘大船行得更穩更遠。
國家稅務總局介紹,2018年中國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對激發實體經濟內生動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作為中國第一大稅種,去年5月1日實施的以降稅率、留抵退稅和提高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為主的增值稅三項改革,讓制造業、建筑業等實體經濟成為最主要的受益對象。
2018年5月到12月,中國降低增值稅稅率實現減稅2780.5億元。其中,制造業減稅規模排在首位,凈減稅1063.9億元;提高小規模納稅人標準減稅89.2億元;辦理留抵退稅1148.5億元。
政策惠及的企業,絕大部分是以制造業等為代表的實體經濟企業。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表示,減稅就是減負、松綁,給企業更大的空間和活力。企業更應該增強內生動力,用品質和創新,推動中國制造業發展。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湯繼強分析,去年實施的降低增值稅稅率將制造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實體經濟作為政策發力點,這些行業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稅率降低后,相關附加稅也同步下降,可有效增加企業現金流量,增強企業資本積累能力和擴大再生產能力,有利于市場主體之間公平競爭環境的形成。
江蘇三一集團重機事業部財務負責人陸濤介紹,增值稅稅率降低一個點,減輕稅負4100萬元。作為大型工程機械制造企業,三一集團經營業務已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備購入、創新研發都需要大量資金,空前的減稅降費力度將為企業持續松綁,增強企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恒心。
去年中國推出的留抵退稅政策,一次性退還裝備制造等行業的增值稅進項留抵稅額,緩解了企業因投資、生產、經營周期或供銷季節性差異,而長期占用進項稅額產生的資金壓力。
其中,以生產碳纖維為主的蘭州藍星纖維有限公司,去年獲得留抵退稅1.44億元。企業財務負責人孫曉娟表示,一下子退還這么多稅金,給企業后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公司決定加大研發力度,擴大產能。
2018年中國還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企業投資研發、推動升級發展的所得稅優惠政策,增強實體經濟的活力。廣東東陽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紅偉介紹說,處在轉型期的企業,難免會因經濟下行而遇到一些困難。受益于稅收優惠,資金得以盤活,“僅2018年我們就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7200多萬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