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盤點2019:10大數據勾勒豬年豬事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電 題:盤點2019:10大數據勾勒豬年豬事
作者 王慶凱
歲末年終,回顧即將過去的農歷己亥豬年,豬肉是無法繞開的焦點議題之一。
這一年,中國豬肉市場的波動牽動各方神經。
回頭看,豬年的豬肉故事,或許可以用10個數字串在一起。
120萬與6000萬
年初3月份開始,豬肉價格迅猛上漲。究其原因,首當其沖是非洲豬瘟疫情,官方數據顯示,為阻斷疫情傳播,全國已捕殺生豬接近120萬頭。
雖然這一數字不足中國人一天155萬頭的豬肉消耗量。但實際上,疫情對生豬生產最大的影響,還是對養殖業信心的重創。
其二則是“環保退養”行動。截至2017年底,全國劃定禁養面積相當于四川和山東兩省面積總和。2015年至2017年,累計清退的生豬產能達到6000萬頭。
1.7%與4.5%
受肉價上漲影響,今年以來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月度漲幅也不斷走高。具體看,1月份上漲1.7%,2月份上漲1.5%,二季度平均上漲2.6%,三季度平均上漲2.9%。
彼時,經濟學界預測,今年部分月份CPI面臨“破3”的風險。但誰也沒想到,11月CPI已經站上了4.5%。
針對被豬肉價格攪動的CPI,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中新社2019年“國是論壇”上建議“不能因為一頭豬犧牲國民經濟,應適當降息降準”;中銀國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則認為,豬價上漲是豬肉供給收縮所致,貨幣政策不應對其做反應。
4與20
民以食為天,豬糧安天下。保供穩價事關民生大局。為遏制肉價上漲勢頭,中央及地方政府短時間內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
國務院常務會議兩個月時間,四度點題穩肉價,保民生。提出綜合施策恢復生豬生產等多項措施抑制肉價,強調糾正不合理禁養限養規定……
中央也有近20個部委先后就豬肉保供穩價發聲。
農業農村部就支持生豬養殖、疫病防控等作出部署;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多次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自然資源部明確取消生豬生產附屬設施用地規模限定……
17萬與170萬
解決肉價上漲,需標本兼治。“標”就是通過投放儲備豬肉和進口豬肉,達到短時間內抑制肉價過快上漲的目標。
本月27日,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有限公司組織實施第七次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工作,出庫投放競價交易2萬噸。七次累計投放量達17萬噸。
除了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中國還加大進口豬肉及其替代品。海關數據顯示,1月至11月,中國累計進口豬肉173萬噸,同比大幅增加107.3%。進口豬肉代替肉品也大幅增加,前三季度進口牛肉113.2萬噸,同比增加53.4%。
上述措施對增加豬肉供應,緩解元旦、春節來臨的壓力起到一定作用。
3與2021
“政策組合拳”效果漸現。進入11月以來,生豬和豬肉價格均開始回落,當月出現四周連跌。分析看,當前豬肉出現了3大積極變化。
一是生豬存欄探底回升;二是規模養殖場生產恢復勢頭更加強勁;三是后備母豬銷量回升。上述積極信號,為今后豬肉價格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解決豬肉供給缺口,還要靠中國自己,基本盤就是擴大國內生豬養殖。中國豬肉供應何時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農業農村部《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指出,確保2020年年底前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的水平,2021年恢復正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