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份開始,短短40天內,共有13批、共326.5噸的養殖羅非魚漂洋過海,登上非洲大陸。這是今年以來汕頭水產品出口企業開辟的一個全新市場。
汕頭位于中國南海之濱,魚類資源豐富,為當地的水產加工行業提供了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貿易競爭加劇影響,海外出口環境幾近“冰封”,汕頭水產行業遭遇嚴峻考驗。面對海外市場需求下降、客戶訂單減少等情況,汕頭海關所屬龍湖海關主動作為,充分發揮“海關力量”,積極幫扶轄區水產企業加大力度開拓內外市場,幫助企業在克服短期性需求挑戰的同時提升整體競爭力,為后續發展蓄力。
“海關的悉心指導和貼心支持幫助我們開拓了全新的海外市場,在困境中‘破冰而出’。”汕頭經濟特區旭皓速凍品廠有限公司報關負責人黃煒說,該公司是一家主要制作保藏水產品出口的公司。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國外一些客戶提出延遲甚至取消訂單,對公司的出口造成一定影響。得知這一情況,龍湖海關主動聯系企業,搜集整理出口水產品的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要求,引導企業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在關企共同努力下,該公司連續取得來自境外國家的訂單,市場開拓取得新突破。
“疫情當前,海關更要精準發力,發揮好政策性扶持作用,牢牢抓住‘質量’和‘時效’兩條生命線,幫助出口企業戰勝疫情影響,走出經營困境。”據龍湖海關主要負責人雷卓田介紹,今年以來,針對汕頭水產出口市場相對單一、防范化解出口國貿易政策變化風險能力不足的實際情況,該關主動靠前服務,幫助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意識和水平,建立自檢自控體系和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監測體系,保障出口水產品質量安全。
該關還運用網絡視頻查驗手段對免抽檢商品進行“零接觸”查驗,設立水產品通關專用窗口,提高查驗效率,做到貨物“零滯留”通關;主動向出口企業解讀政策新規,定向推送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最新動態、國外產品預警信息,對企業進行技術指導,引導企業在穩固老客戶的同時加快拓展國際新市場,為企業多元化發展打開新的突破口。(馬麗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