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國養豬網的數據,豬肉批發價44.55元/公斤。在過去一個月,雖然豬肉價格呈現下降趨勢,但是依然較十元時代相差甚遠。對于產品周期較長的農業加工業來說,肉價波動大,意味著成本波動大,增加了經營的不確定性。
對于頭部企業來說,特別是在產業鏈中游,需要考慮上游穩供給,下游穩需求,生產不可受制于人。作為屠宰和肉類加工業的龍頭,雙匯發展正在打消這種顧慮,后疫情時代加速全產業鏈布局。
今年8月,雙匯發展擬非公開發行股票,計劃募集資金70億元用于擴充肉雞、生豬產能建設以及生豬屠宰及調理制品、肉制品加工技術改造項目。前者針對上游,大力發展養殖業,減少生產成本,后者針對下游,做好產品轉型升級,向集約化邁進。
發揮上下游協同效應提升經濟效益
雙匯發展主營業務以屠宰和肉類加工為核心,上游養殖業的行業及市場波動,對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影響較大。
近年來,受非洲豬瘟影響,國內生豬出欄量大幅下滑,供給減少,量價失衡,整個屠宰行業經營困難;另外,肉制品產業的重要原料之一雞肉,長期以來市場波動較大,如何更好地掌控上游原料資源已經成為中國肉類企業必須思考的課題。
作為國內肉類行業龍頭,雙匯發展布局上游,延展產業鏈既有能力又有必要。
一方面,中國是豬肉消費大國,隨著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對肉類的食品質量與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品牌意識也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中國肉類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波動風險較大,不利于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和食品安全保障。因此,提升產業集中度已成為中國肉類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雙匯發展在此時,推出募集70億元資金布局上下游產業鏈,既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具有的食品安全管控優勢、研發優勢、產品優勢、品牌優勢,又可以大力發展主業促進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從而促進肉業行業的健康發展。
根據募集資金安排,募集資金中將有33.3億元用于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包括西華1億羽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以及彰武1億羽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兩個項目經測算的內部收益率均超過15%;此外,9.9億元用于生豬養殖產能建設項目。
推進工業改造升級,實現生產線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
除了布局上游的幾個項目之外,雙匯發展在針對中下游的屠宰與深加工環節也進行了產業升級計劃,肉類生產加工向數字化轉型。
根據募集資金用途安排,有3.6億元用于生豬屠宰及調理制品技術改造項目,該項目位于大本營河南省漯河市,改造對象為漯河屠宰廠。這是2000年引進的中國第一條機械化冷鮮肉生產線,已運行20年。
經過改造后,該條生產線將大幅度提升自動化水平,并引入信息化專業軟件,與公司現有信息系統無縫銜接,實現對生產加工過程的全程數字化管控。
生產線將由機械化向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級。其中信息化改造——具有利用ERP和MES系統,實現生產和管理數據自動采集、處理,不僅可以進一步提高產能,還實現生豬、產品相關信息的快速追溯,提高生產的安全性。
根據雙匯發展預測,該項目達產后生豬屠宰產能約150萬頭/年;調理制品產能約45300噸/年。
另外,有2.7億元用于肉制品加工技術改造項目。改造后,生產模式從多品種小批量向單品種大規模轉變,ERP系統與MES系統將實現訂單自動接收、自動分解、自動安排生產。
該生產線自動化強度提高后,產品向中高檔化轉變,雖然預計產能增加不大,但是在人口紅利逐漸消退的今天,大量節約人工成本,雙匯發展得以實現生產的降本增效。
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不斷提升的肉類加工效率,持續調整的產品結構,生產的工業化、規模化、產業化趨勢,讓雙匯發展始終處于行業地位。
堅持創新驅動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在過去20年里,在極其分散的中國生鮮肉市場上,雙匯能夠樹立自己的招牌,獲得今天的成就,并非一朝一夕。
中國的農業太需要科技創新,重塑生產方式,讓餐桌上的食物更加豐富、綠色、健康。從農業到工業,是“非標”到標準化的跳躍,也是從成本與利潤兩端壓縮與延展的關鍵所在。從過去的人工生豬屠宰到大工業流水生產線,減少人工參與,提高產品安全生產級別,增加過程管控。
雙匯肉類質量的源頭控制、先進的技術工藝與設備制造、統一的終端銷售,長期從事屠宰和肉制品加工行業的專家級別管理層,堅持走產業化、信息化、工業化、自動化道路的方針,讓雙匯成為引領行業轉型升級的典范。
雙匯發展的種種努力被市場認可,被消費者認可。2019年,雙匯入選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榮獲“2018~2019食品安全誠信示范單位”、“金箸獎”2019年度食品標桿企業等榮譽。“雙匯”已成為我國肉制品加工行業極具影響力的品牌之一,在經銷商和消費者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堅持信息化道路,樹立中國肉類品牌,雙匯發展不斷升級完善產業鏈,從養殖、生產、銷售環節,以技術創新手段提高產品附加值,給中國肉類加工史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未來的雙匯,將引領肉類產業邁上新階梯。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張寶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