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洲國際進入世界500強 雙匯發展進入中國500強
2021年8月2日,財富Plus全球同步發布了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雙匯母公司萬洲國際以第474位入選該榜單,這亦是本年度唯一入選的河南企業,較上次入選榜單時前進21個位次。
此外,萬洲國際子公司雙匯發展也于此前入選2021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位列第151位。
2021年6月17日,萬洲國際宣布,旗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已完成對中歐肉制品加工商MECOM 集團100%股權的收購。至此,Mecom集團已成為萬洲國際間接全資擁有附屬公司。萬洲國際主席兼行政總裁萬隆表示:“Mecom集團是斯洛伐克的市場領導者,也是匈牙利第二大肉制品生產商。Mecom集團在地域上擴充、連接了我們已有的歐洲業務版圖,我們相信收購將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歐洲及全球市場的領導地位。”
2021年7月,鄭州遭受暴雨襲擊。次日,雙匯宣布捐獻1500萬元和5萬箱火腿腸。此后,雙匯密集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紅色的王中王,在《大河報》號空投的直升機里,在消防戰士遞給受災群眾的食品包里,在各大微信群緊急采購的物資清單里……
從改寫世界豬肉工業版圖進入世界500強,到在中國歷次災害中,快速而溫柔地大手筆捐贈,萬洲國際、雙匯和他背后那個叫萬隆的老人,他們開創的中國肉類品牌,已經走過了30多個年頭。
當人們回顧30多年的歷程,才發現萬隆和他領導的企業,發展的節奏,一直很少被外部環境左右。經濟環境烈火烹油之際,萬隆不急躁不冒進;經濟環境蕭條緊張之時,萬隆不保守不悲觀。從雙匯到萬洲國際,從中國到全世界,從一根火腿腸到整個肉類工業產業鏈, 30多年來,萬隆和他領導的企業,用自己的節奏,創造了卓越企業。
萬洲國際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之一,其市場份額于中國、美國和歐洲的所在市場均排名第一,萬洲國際旗下包括亞洲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業——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國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2020年,公司的營業額總計255.89億美元。其中,雙匯發展營業收入實現739億人民幣。
開創中國肉類品牌 改寫世界豬肉行業版圖
2014年8月5日,萬隆在港交所敲響了萬洲國際的上市鐘。在當年,史密斯菲爾德和雙匯發展,都實現了最佳業績。同年,雙匯建廠30周年紀念。30年,一個資不抵債的小型肉聯廠,從河南一個三線小城漯河出發,發展成為強大的豬肉食品企業,開創了中國肉類品牌,改寫了世界豬肉行業的版圖,殺豬,“殺”進了世界500強(萬洲國際)和中國500強(雙匯發展)。小漯河出了大雙匯,成就了兩個500強。
萬洲國際是傳統的肉制品加工行業,這個行業歷史極其悠久,已經存在了幾千年;準入門檻不高,利潤率偏低,能和石油、金融、互聯網、重裝制造業等企業一起位列世界500強,在雙匯之前,并無一家肉類加工企業可以做到。
這一切,在外人看來可以稱作是不可思議的奇跡,就被萬隆一步步實現了,如果你在他身邊,你會知道,一切都是波瀾不驚,只有日復一日的堅忍和執著。
比如說,不管在哪里,中國還是美國,不管是企業遇到挫折時候的通宵達旦還是站在榮耀聚光燈之下的舉世矚目,他都每天堅持走1萬步,計數器監督,風雨無阻。
再比如說,只要他在雙匯大廈,企業的旬會、月會、季會……他一場不落地參加,所問問題之細致,對數據掌握之精準,常讓高管們擦汗,以至于在雙匯,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是,在高管們開會之前,會準備一份詳盡的數據匯總,隨時調閱。
你看,這些事情,甚至沒有一件可以稱作是“大事”的事情,但是,這個老人,一直做了。
遠行者無大步,不疾而速,中國先哲這一句質樸的話,是對這個質樸的老人的最好的白描。
關于萬隆和雙匯的30多年,可以從2014年12月,雙匯30周年時,萬隆的一篇講話里,管窺一下:
“30年,我們培育了龐大的肉類產業,在生豬養殖業和屠宰業,肉制品深加工業,三個領域均排名全球第一。在中國、美國分別擁有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生產基地遍布歐、美、亞三大洲,十幾個國家。30年,我們培育了兩個上市公司,‘雙匯發展’深圳上市,‘萬洲國際’香港上市。”
雙匯的每一個發展階段,都對應著一個時代的關鍵詞。無論是雙匯萬科還是格力海爾,它們的企業史,就是中國改革開放多年來的經濟史。
雙匯的新伙伴:小米、京東和薇婭,還有黃曉明的中餐廳
格雷厄姆說過,短期看,市場是投票機,長期看,市場是稱重機。
雙匯的重量有多少?萬隆以“真金白銀”的方式,做了擲地有聲的回答:
自1998年上市以來,雙匯發展已經累計分紅423億元,是其在公開市場上融資額的5.3倍,以8月2日的收盤價計算,每股價值由發行時的6.24元提高到441.9元,為發行價格的70多倍,成為實體經濟和資本經營結合的典范之一。
其間,歷經數次股災,歷經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3年非典事件、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1年3?15事件。
2015年以來,肉類行業的傳統格局發生了巨變,“增長速度進入換擋期、結構調整面臨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國經濟面臨的這“三期疊加”,體現在企業身上,就是原有的市場一夜間萎縮,習慣的盈利模式忽然不再那么得心應手!
同樣是沒有轟轟烈烈的舉動,但人們仍然能從萬隆細微的變化上面,看到他對時代的探索:
比如說,最近,雙匯玩耍的小伙伴是小米、京東和薇婭,還有黃曉明的中餐廳。
比如說,萬隆會讓他的助理在線上替他下單,購買各種各樣的生鮮食品,考察物流、價格和食品安全情況,他感嘆說:“未來的對手,不見得一定是大企業,一家家線上的螞蟻雄兵蠶食起來,也很厲害。”
這樣小小的嘗試,一直是萬隆的思索方式。很大的概率是,雙匯已經將自己的節拍契合上了時代的步伐,信息時代的步伐,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