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下午,“科創中國”創新創業投資大會第50場路演暨“破局*創新”時代伯樂醫療健康行業論壇在深圳福田區建行大廈路演廳成功舉辦。時代伯樂醫療投資高級副總裁趙媛媛發表《未來十年,醫療器械投資賽道如何布局?》主題演講。
演講全文如下:
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需要想清楚一件事:投資的本質是什么?我認為投資的本質就是投未來,既要看得清行業的未來,也要看得準公司的未來。而未來充滿了很多不確定性,所以需要我們在紛繁嘈雜的世界中找到確定的、長期不變的元素。對于醫療行業,有三大底層邏輯是長期不變的——需求端的人口老齡化、供給端的進口替代加速化以及政策端的帶量采購常態化。接下來,我將從這三大底層邏輯分別闡述醫療領域的投資機會。
一、從人口老齡化看投資機會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65歲以上人口約1.9億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從2010年的8.9%上升至2020年的13.5%,老齡化程度將持續加深。可以看出,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中國的基本國情。
老齡化給社會帶來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其中醫療支出是重要的一環。我們可以參考日本的老齡化影響醫療支出的情況,畢竟日本是亞洲第一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也是目前全球老齡化率最高的國家。從下圖可以看出,65歲以上人口的人均醫療支出比其他年齡段人口高出四倍左右。人口老齡化將給國家醫療系統帶來巨大的挑戰。
除了醫療支出費用受老齡化影響外,疾病譜也會發生變化。從下面兩個餅狀圖可以看到,以老年人為主的心血管疾病、腫瘤、呼吸系統疾病等占據主要死因構成,而且死亡率是逐年攀升的趨勢。
疾病譜的改變進一步傳導到診斷、治療、康復和監測四大環節,會出現相應的投資機會與賽道,我們可以重點關注與老齡化有關的診療方法,例如診斷環節中的癌癥早篩、床旁診斷,治療環節中的微創介入類器械,康復環節中的智能康復,以及監測預防環節中的家用監測產品或慢病管理App。
二、從進口替代看投資機會
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近五年國產器械整體獲批數量遠大于進口器械,其中部分三類器械獲證數量超過進口器械,例如骨科器械、呼吸麻醉急救器械、物理治療器械、血透器械等,說明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與經驗摸索,已經出現越來越多的國產企業拿到醫械市場的“入場券”,中低端器械領域基本實現進口替代。
目前國內醫療器械市場根據國產化率水平可劃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國產化率超過50%的產品,這類產品技術相對成熟,基本完成進口替代,市場競爭激烈,例如冠脈支架、監護儀、生化試劑、DR等;第二類是國產化率不到50%的產品,這類產品的技術門檻普遍較高,處于正在突破階段,進入玩家有限,短期內不會出現激烈競爭的局面,例如外周介入耗材、內窺鏡、超聲刀等。所以要重點關注低國產化率的賽道。
三、從帶量采購政策看投資機會
談到“帶量采購”四個字,許多企業是有些害怕和擔憂的,不知道哪一天自己的產品會被納入到集采目錄里,進入價格拼殺階段。其實,從藥品的集采到高值耗材的集采,帶量采購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化的趨勢,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分析清楚政策背后的目的與發展規律,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
帶量采購政策主要目的:從國家層面,帶量采購是為了開源節流,減少醫保支出,緩解看病貴的問題;從產業層面,是為了簡化醫療產品中間多層的銷售流通環節,將工業企業從無序的流通環節中解放出來;從公司層面,是為了引導企業創新研發,避免同質化競爭。所以出發點是好的,而且利大于弊。
什么樣的產品會被納入集采呢?2019年7月發布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覆蓋范圍:重點將部分臨床用量較大、采購金額較高、臨床使用較成熟、多家企業生產的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采購范圍。所以,對于細分市場規模大、滲透率和國產化率高的產品,會優先進行集采目錄,例如冠脈支架、骨科創傷等;而不具備這些特點的產品集采概率會小很多。
如何辯證看待帶量采購政策
1.從國家角度出發,帶量采購政策的實施解決了老百姓看病貴、醫保收支失衡、企業同質化、經銷環節冗長等問題,所以勢在必行。
2.從企業角度出發,醫械領域“重銷售、輕研發”的時代已經過去,企業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創新產品的研發,豐富產品種類,做好國際化市場布局,通過融資、IPO等手段實現資金、品牌、人才等聚集效應,提升自身的競爭力與行業地位;
3.從投資角度出發,投資人需要不斷提升認知、擴大視野,挖掘臨床剛需強、市場前景高的創新醫療器械賽道或者政策免疫屬性的賽道,如醫美、口腔、輔助生殖等。
聲明:本文為廣告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違規或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