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等新技術層出不窮,對所有企業來說,在瞬息萬變的市場大潮里,面臨著一個“革自己命”的挑戰。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以來,中醫藥全程參與、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其治未病、辨證施治、多靶點干預等獨特優勢,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也應看到,中醫藥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質量供給不夠、人才總量不足、創新體系不完善、發展特色不突出等問題。為進一步發展中醫藥,從頂層規劃到地方措施,政策頻頻出臺,中醫藥迎來飛速發展期。
技術創新賦能結構升級
傳統中醫藥丸散膏丹是主要劑型,一個個小藥丸讓我們印象深刻,在生產領域,既要傳承手工搓丸技藝,又要機械化、規模化以滿足市場需求。
傳承千年,發展至今,中醫藥領軍企業已在擁抱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工業互聯網+藥品研發”齊頭并進,通過應用新技術,實現中醫藥生產工藝現代化和高質量供給。
這是中藥生產工藝的一項新創舉,在國內尚屬首次應用。作為百年技藝的傳承者,北京同仁堂股份實現了智能化關聯技術在傳統大蜜丸制作工藝中的應用。此創新實施后,大蜜丸日班次產量提高逾30%,且生產過程中混批、混品種的風險降為零。
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應用到傳統中藥生產領域,賦能結構升級。據同仁堂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此項目在大興生產基地丸劑二車間9克品種生產線基本完成,將根據實施效果進入第二階段,在廠內全面推行管理識別系統。可根據實際使用效果,實現合坨、制丸、扣殼、蘸蠟、外包等聯線數據采集、儲存及追溯項目,未來將實現生產大數據。
強化人才賦能基業長青
事實上,每一次的技術創新和企業重視人才戰略密不可分。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不管是技藝的傳承還是技術的創新,強化人才培養需要常抓不懈。
縱觀中醫藥行業,高端人才嚴重短缺,學中藥的少,從事相關工作的少,非遺傳承人和大工匠更是鳳毛麟角。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確要求把夯實中醫藥人才基礎作為首要任務,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創新和激勵。
中醫藥人才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也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的重要戰略資源。從炮制到鑒別,從泛丸到生產,大工匠起著中流砥柱作用,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去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制定實施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大工匠聘任及考核管理制度(試行)》制度,從制度層面規范和保障技能人才培養與激勵,暢通關鍵技術崗位人才培養晉升渠道。
日前,亦莊分廠小丸制劑車間的田新民和前處理分廠從事炮制工作的呂建媛,在嚴格的評審評議標準下,分獲一級大工匠和二級大工匠榮譽。
大工匠經驗豐富并且技藝過硬,他們成立首席技師工作室,開辦短訓班,通過師帶徒模式,將傳統手工操作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年輕人,培養了多名首席技師、首席職工及技術骨干,使同仁堂的傳統技藝與現代加工技術得到了有效傳承,更為北京同仁堂股份的發展儲備了人才。
正是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下,北京同仁堂股份對精品包紙機進行了創新改造,由原來的夾藥器升級為真空吸藥,解決了夾藥器夾空帶來的低效以及在一定濕度環境下造成擠藥為廢品的現象。從目前生產數據來看,改造后設備日產能提高20%,廢品率大幅度降低,并節約人工成本。
數字營銷賦能新增長
在做好自身內功的同時,還要加強與年輕人對話。年輕人是消費增量市場的主力軍,更是養生保健的嘗鮮者,但他們對中醫藥治未病和調養方面知識欠缺,這是機遇更是挑戰,誰能擁有更多的年輕朋友,誰就能成為市場引領者。
在傳播渠道多元化、數字化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北京同仁堂股份著力數字化營銷,努力走進年輕消費群體。
通過喜馬拉雅、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等新媒體平臺,開展“身邊的中醫藥”系列推廣活動,以創意視頻、游戲H5、漫畫長圖等形式進行廣布式的中醫藥宣傳與科普,如針對五子衍宗丸、鎖陽固精丸、坤寶丸,邀請專家和知名健康類博主合作,播放量近200萬,累計曝光量650萬。
借助節日節氣活動和養生健康話題,吸引更多年輕人從新媒體途徑獲取中醫藥知識,激發年輕人對于老字號品牌關注。如在小紅書優先篩選養生類、健康類、生活類、美妝類等多維度優質達人進行合作,發布多篇種草筆記,累計閱讀量69萬。
名方名藥賦能研發應用
消費者對中醫藥的健康需求在不斷增長,這就意味著行業處于高景氣發展周期,股市也給出了積極回應。相關數據顯示,從2021年年初到8月3日收盤,73家中藥上市企業股價平均上漲14.61%,而同期上證指數略有下跌,中醫藥行業遠遠跑贏大盤。
有市場機構預計,到2023年我國中醫藥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萬多億元。其中,中藥行業將保持約6.2%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高速增長。
7月1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發布《“十四五”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設30個左右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重點提升中醫藥基礎研究、優勢病種診療、高層次人才培養、中醫藥裝備和中藥新藥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等能力。
地方層面,日前發布的《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推動中醫藥守正創新與傳承發展。例如,在新發突發傳染病、重大疑難疾病和慢性病等領域,支持中醫藥開展臨床研究和中藥新藥的創新研發及產業化應用。支持中醫藥企業與北京名老中醫、中醫藥研究機構、中醫醫療機構共同開展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的研究和應用。
經典名方名藥作為中醫藥傳承的精華,正是現代中醫藥守正創新的源泉。北京同仁堂股份常年生產的中成藥超過400個品規,產品劑型豐富,覆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類別,以安宮牛黃丸、同仁牛黃清心丸、同仁大活絡丸為代表的產品以及眾多經典藥品家喻戶曉,龐大的中成藥品種儲備,使其具有挖掘產品新功效,加大中藥創新和二次研發得天獨厚的優勢。
站在新起點,政策利好不斷釋放,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中醫藥發展仍面臨許多挑戰,唯有貫徹新發展理念,擁抱新變化,才能構筑起固若金湯的護城河,培養高質量發展的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