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晉祠大米進入收獲季,在晉祠鎮王郭村、索村、長巷村、南大寺、北大寺、野莊、赤橋村等村的稻農已陸續開鐮收割,與此同時,在太原市晉源區稻田公園里也一片繁忙景象,放眼望去,沉甸甸、金燦燦的稻穗壓彎了稻桿,微風拂過帶來了沙沙悅耳的響聲,奏起了開鐮收割、粒粒歸倉的進行曲。一臺臺收割機、拖拉機在田野間歡快地奔忙,將稻谷攬入懷中。收割、脫粒、卸倉、裝車、運輸。農田里辛勤收割稻米的農民們傳來爽朗的笑聲,再現“喜看稻菽千重浪,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幸福景象。
今年以來,晉源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方略,以培植“晉祠大米”“晉源花卉”兩大特色產業為重點,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規劃實施了“晉源稻花城”項目,大力培育發展花卉園藝、晉祠大米、設施蔬菜、特色林果、文化旅居五大特色產業,持續推進“百村景區化”,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將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連成線集成片,構建產、景、城相融,生活、生產、生態共生的格局,并通過挖掘傳統農耕稻作文化張力,建設研學基地、泛博物館、酒店集群、民宿酒吧、稻田景觀等,打造集研學科普游、農耕體驗游、美食養生游、休閑度假游、鄉村生態游、人文歷史游為一體的晉稻文化之城,書寫一粒米撬動全域旅游新篇章。稻花城1期項目建設順利完成并于10月1日盛大開園,僅國慶節當天接待游客4萬余人,排行太原景區第4名。
同時,晉源區按照“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發展、集約化經營、品牌化打造”的思路,通過選育良種、培育良田、施用良肥、推行良法,重塑區域性特色農產品品牌,再現“禾稻之美,甲于通省”的壯美景象,晉祠大米再獲豐收。今年,晉祠水稻在野莊、三家村、索村擴大恢復種植面積,總面積達3500余畝,畝產有望達到650公斤。
據了解,晉祠水稻有著3300年的種植歷史,因“七蒸不爛、味美而殊”而享譽三晉,素有“北米之最,皇家貢品”的美譽,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肥沃黑土地的滋潤和優質水源的灌溉,特別是在政策、資金、技術等全方位扶持引導下,調動了當地稻農種植和保護晉祠大米的積極性,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連年增長。(太原市晉源區融媒體中心 楊潤德 王惠林/文 王恩霖 李玉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