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工業科技領域出現了一種新型材料——電致變色材料。業內人士指出,電致變色材料是目前有研究和應用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其在學術界已活躍了近半個世紀,雖擁有巨大商業前景。而將電致變色材料和不同的功能層結合制成具有不同功能的電致變色器件,不僅可以用在民用建筑上,同時也可以用在飛機、汽車上起到調節光線和溫度的目的,人們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調節,帶來舒適的體驗。
以汽車的防眩目后視鏡為例,電致變色技術的應用就是一個剛需。早在1974年,一家名為Gentex(即鏡泰)的公司就以紫羅精為變色層,基于類似于“電鍍池”結構實現玻璃變色并達到防眩目的,壟斷了自動防眩目后視鏡市場。但由于技術和制程方面的原因,還有諸如司機在夜間駕駛,后面汽車大燈照射過來,打到后視鏡會致盲等問題的存在。此外,隨著智能電動車屏幕的增多、增大,汽車使用場景中出現的陽光照射導致屏幕內容顯示不清等痛點,也急需能夠自動選擇透光量的新材料出現。
然而,鏡泰的材料體系和制造工藝還不能滿足當前需要。特別是,當玻璃面積很大的時候,鏡泰的第一代方案變色的速度會變得比較慢。比如,波音787側窗的變色時間需要3分鐘。重要的一點是,玻璃基底的制造工藝,讓鏡泰無法加工大面積曲面。
20世紀80年代末,一家叫Sage的公司基于氧化鎢作為變色層,開發出了新一代的電致變色玻璃。Sage的氧化鎢是固態的,可以直接鍍在玻璃上,解決了制造大塊玻璃的問題,并于2005年在一款法拉利的Superamerica上成功應用了可控光和控熱的“天幕”。光羿科技研發團隊發現,Sage選擇的氧化鎢技術路線,除了不能做曲面加工之外,仍存在需要定制生產、重資產模式等弊端,制約電致變色材料和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鑒于此,光羿科技研發團隊經過多年來對電致變色產業的深入研究,總結發現該產業規模化發展的基本原則:
1. 材料的形態需要是固態而不能是液態,液態材料是制造的瓶頸。
2. 基底不能是玻璃只能是薄膜,目前以玻璃為基底,只能一片一片生產,如果是薄膜的話,可以是卷對卷生產,涂布的生產效率將會大幅提升。
3. 一定要全面把成本做下去。
這就要求光羿科技必須自己重構電致變色的整個材料體系,包括電致變色層,電解液層和離子存儲層,和整個制造工藝。通過自主研發的材料與工藝相結合,逐步攻破傳統電致變色技術被詬病的穩定性差、可靠性低以及功能單一等問題,成功研發出第三代柔性固態電致變色材料,重新定義電致變色技術的可能性。
相較于前兩代電致變色技術路線,光羿科技第三代電致變色技術方案是在微米級的薄膜上,涂上一層納米級電致變色層,在另一張薄膜上涂上納米級離子層,兩種薄膜通過固態電解質層粘合在一起。納米級電致變色材料涂覆對厚度的均勻性要求極為嚴苛。寬幅在2000mm的薄膜基底,通過滾筒,以每分鐘將近30米的速度被送進涂布機,涂布機的噴嘴要均勻地把溶液噴涂在薄膜基底上。為了確保均勻性和一致性,不僅噴涂溶液時,厚薄要一致,涂布完成后薄膜平面上溶液的揮發也要求一致。
一致性是產品性能和可靠性的保障,是后續離子通過固態電解質進入電致變色層,又從電致變色層返回到離子層,來來回回要能達到10萬次循環的保障之一。光羿科技創始團隊明白,要想把這個產業做起來,必須要解決高效的制程問題,動力電池產業已經證明了卷對卷高速涂布機的意義。
2019年8月,在不斷地優化材料、優化薄膜基底和改進涂布設備之后,光羿科技第一次跑通了電致變色材料以薄膜為基底通過卷對卷高速涂布生產的工藝——柔性薄膜基底及更高效產能卷對卷(R2R)生產工藝,這也成為電致變色技術得以廣泛應用的加速器。相較于前兩代電致變色技術路線,光羿科技第三代電致變色技術具有更高的商業價值,具有低霧度、定制化、輕量化、低電壓、高曲率等顯著優勢。
2021年11月,搭載光羿科技電致變色天幕,并實現量產的極氪001受到行業矚目,隨后廣汽埃安S PLUS的推出更是將光羿科技第三代電致變色技術帶入公眾視野。據了解,在2023年,至少會有5家造車新勢力的主力產品會使用到光羿科技的天幕解決方案。不久的將來,相信全面攻克整車控光和控熱的問題的光羿科技,將打造更為私密控光以及舒適控熱的升級體驗。
聲明:本文為廣告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違規或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