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在很多城市中,“網購”已成為常見的生活方式之一,消費市場日趨飽和。相比而言,擁有數億人口的農村地區為電商行業留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有業內人士表示,農村電商的潛力巨大,農村居民對網購商品模式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消費群體也日趨年輕化。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鳴濤曾表示,農村電商要更好把農村地區價值資源挖掘出來,以前是工業品下行,現在要發揮上行作用,支持農村地區資源產品進城市,完善資源產品上行供應鏈環節,加強品牌體系、溯源體系建設,解決農產品上行的挑戰。
“農產品上行”難在哪里?
何為“農產品上行”?即是將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之后銷往城市,借此發展縣域經濟、農村經濟,激活農村市場活力等。
但在實際過程中,“農產品上行”存在不少困難。農村地區與城市相比,在互聯網上獲取信息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對于有效信息的辨別能力相對較弱,容易導致供需失衡、農產品滯銷;農產品進入到城市里要經過多道手續導致價格升高;有些供求信息平臺,缺少嚴格的審核機制,無法讓買賣雙方建立信任,很多供應商以次充好,也直接影響農產品銷售,最終導致滯銷。此外,農產品網上銷售的持續性還較差,質量追溯體系仍不完善。農產品電子商務上行基礎設施仍然薄弱,農產品分散化生產,缺乏產品標準,相關質量檢驗、倉儲冷鏈、包裝等基礎設施匱乏,都是制約農產品電商上行銷售的瓶頸。
有專家指出,要解決農村電商上行困境,不僅要加速推進農業標準化,改進農產品包裝設計,把更多的農產品由商品變為網貨,更適合網上銷售;同時重視農產品品牌建設,在大力打造地域公共品牌的基礎上,積極培育企業市場品牌,擴大市場占有率。在降成本方面,要加強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及冷鏈、包裝體系建設,提升供應鏈能力;吸收新零售理念,充分融合線上線下,擴大農產品上行規模。
從打通供應鏈、拓展線上銷售渠道等著手,通過完善基礎建設,拓寬產銷對接渠道,撬動“農產品上行”,電商企業是避不開的重要參與者。
電商企業如何助力上行
面對農產品上行遇到的問題,有關部門始終十分重視,他們結合現實情況不斷探索,大型電商企業也積極響應,多方的合力當下正促使互聯網深入農村地區,推動農村消費升級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助推農村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
專家分析指出,農產品上行一定要聚焦地方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梳理出來能夠適合上行的相對優勢的農副產品等特色產品,進行農產品的清晰定位,制定有針對性的網絡銷售措施,研究產品網銷的優勢、網銷的方向和客戶、網銷模式等,這些地方政府可以與經驗豐富的大型電商企業共同探討、摸底。同時,規范農產品采摘后的商品化處理流程,如倉儲、分級、包裝、預冷、檢測、質量追溯等流通環節,通過積極培養本土的農產品供應鏈企業,與有實力的電商企業對接,統一采購,降低成本,讓農產品能夠上行的更遠、上行的價格更高,生產主體的積極性才能被調動起來,才愿意投入到農業中來,從而保障農產品的規模化。
此外,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共同促進物聯網、大數據和質量追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讓生產信息透明,全程可追溯。
前不久,大型電商平臺京東舉辦了“京東農特產購物節”。該企業計劃投入數億元費用和資源,聯合多地政府部門向消費者發放“助農券”,上線30萬款高品質農特好物,覆蓋全國2336個農特產地及產業帶,依托于自身扎實的基礎設施、高效的數智化社會供應鏈發揮“貨網”優勢,聯合全國超15萬家線下實體門店,為全國1700多個縣區市的消費者提供農特產品“小時達”配送服務。
有專家稱,像京東這樣的大型企業構建起的數智鄉村服務體系,不僅可大力科技助農,共同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同時充分整合全業務線資源,攜手各地政府,助力各農特產地和產業帶建立生產標準、擴大市場銷路,這都不失為一種高效的路徑。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電商企業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實現高質量農產品與農村消費升級正循環,相信最終會解決“農產品上行”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