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閆冬)4月18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以及互聯網保險科技平臺元保共同發布《2022年中國互聯網保險消費者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預測,隨著疫情防控優化效果釋放、多項宏觀政策推動、穩增長措施發力,2023年經濟增速有望明顯反彈。這不僅將提振消費者信心,也意味著保險行業有望進入新的穩健增長周期。
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陽表示,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現有社會保障體系亟待商業保險的補充,非標體與個性化服務成為健康險創新增長的新動能。人工智能迎來劃時代的突破,將為保險行業帶來更高效的運營、更創新的產品與服務以及更廣大的市場。多重因素疊加,保險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可期。
《報告》顯示,消費者特征方面,消費者購險年限越長,越傾向于在互聯網上買保險,互聯網保險產品的豐富性,更能滿足其個性化需求。據了解,這類消費者選擇在互聯網上購買保險的原因是產品性價比高、種類豐富、信息透明、便于自主決策、不會被過度營銷所打擾。
《報告》稱,“80后”是保險消費的中流砥柱,且更傾向于在互聯網上買保險。相較于其他年齡段的消費者,31-40歲消費者保險花費更多,其中75%的家庭年度保險花費超5000元。在互聯網保險消費者中,三高群體(高收入、高學歷、高城市等級)更加傾向于通過線上渠道購買保險,且隨著收入越高、學歷越高、城市等級越高,消費者更在意投保的便捷性。
《報告》提及在購買險種方面,在已經購買過的保險產品中,健康險的普及率最高,且仍是消費者未來首要考慮的產品。儲蓄型保險在利率下行的情況下屬于優質、穩定的投資方式,未來有增長空間。當前儲蓄型保險的已購比例低于傳統保障型壽險,但在未來購買意愿度上,儲蓄型保險反超傳統保障型壽險。
伴隨中國老齡化程度加深和國家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發展,消費者的自我養老意識提升,養老規劃更加多樣化。商業養老保險已成為和國家養老保險并駕齊驅的養老規劃重點方向。其中80后,以及家庭收入、學歷、職業等級越高的消費者越傾向于通過購買商業養老險作為養老保障。同時,長期護理險也開始得到更多的關注。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醫保補充價值、理財意識增強、想為子女減輕負擔是初次購險的主要原因,不同年齡消費者關注點略有不同。90后更容易因為進入人生新階段、熱點事件、送禮需求而購買保險;80后購買保險的誘因最多,相對更會因為進入人生新階段、職業相關風險而購買保險;70后和60后購買保險的動機類似,想要為子女減輕贍養負擔、擔心身體健康狀況隨年齡下降。另外,70后更易受到廣告吸引,60后更容易受到銷售/朋友推薦影響。
消費者最終如何選擇保險品牌?從《報告》中了解到,周圍人口口相傳是當前消費者了解保險品牌最主要的渠道,與中老年消費者相比,年輕人更多會從內容類UGC平臺了解品牌。訪談發現,主要原因是消費者認為在該類平臺上能看到真實使用者的反饋,而非推廣營銷性的內容,幫助他們更加客觀地了解產品。
通過調研發現,消費者在購險渠道的選擇上,已經表現出明顯的線上化偏好,未來這種趨勢會更加明顯,超8成消費者未來會考慮在線上購險。《報告》指出,互聯網將成為主力購險渠道,保險業務全流程逐步向線上化、智能化轉變。
元保集團創始人兼CEO方銳表示,當ChatGPT引爆了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保險行業的數字化水平將進入到全新的智能化時代。科技正在重構保險價值鏈的各個環節,用戶體驗將實現新的飛躍。對于保險行業來說,前沿科技的發展應用將在多場景化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優化理賠體驗和提升經營效率等層面,提供強大的驅動與助力。